01

  今天和大家谈谈亲子阅读。

  很多妈妈留言说不知道怎么给孩子进行亲子阅读。

  也有妈妈说不知道给孩子选择什么样的书。

  但是不看,关乎孩子的事不看,还是得从不看了解孩子开始。

  不同的孩子,不同的阅读层次,会有不一样的表现。

  同样一个7岁的孩子,阅读水平高的孩子也许能完整地讲故事,能够很熟稔地把握住字与图的关系。

  而从未接触阅读的孩子,对书本的感觉则停留在最原始的状态。

  这种状态下,有的孩子扭头不去读,说自己不喜欢阅读。

  而有的孩子,在父母的引导下又能爱上阅读。

  只是起点会比较低,要先从启蒙类的绘本开始,逐步进阶。

  在亲子阅读的世界里,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空间。

  而现实是很多孩子因为父母犯的错,错过了这样的机会。

  下面是四个常见的误区,每个父母都要小心。

  全文有3700字,每个字都是我一个个用心敲的,在文章中会谈及一些阅读的方法心得,可以先收藏,慢慢看完。

  02

不看,不看僧面看佛面打一正确生肖

  误区一:我的孩子不喜欢阅读

  我觉得,在亲子共读的路上,最大的拦路虎不是经济条件差买不起书,也不是不知道如何去选书,如何给孩子讲书?

  父母对亲子阅读的态度,才是重点。

  我一直在唤起新手妈妈尽早给孩子进行阅读启蒙,让孩子早点耳濡目染,认识书本这个人生的好朋友,让他们在接触这个世界的最初阶段,也知道有这件好玩的事——听妈妈朗读。

  但是很多妈妈开始了一段时间就觉得很沮丧。

  因为自己的宝贝不看书,甚至一见到书就推开,说不看不看。

  那怎么办

  那就先不看,尊重孩子的拒绝。

  但是我们自己不能放弃。

不看,不看僧面看佛面打一正确生肖

  当然,不放弃并不是说要强迫孩子去看,哪怕小家伙哭着喊着要挣脱,不看你也拽着他不放。

  那就是在让他憎恨书本了。

  我们完全可以把书本当作一个“玩具”,找一个适当地时间,开心地把他放在孩子的面前。

  有互动功能的书本会显得更有意思一些。

  但是孩子有时可能只会看一本书的某一页,或者某一页上的一个图而已。

  其他的地方无论如何也不看。

  遇到这个情形,千万不要急。

  对0-2岁的宝贝,开展亲子阅读最重要的就是“耐心等待,积极接触”。

  我们让孩子能接触到书本,并且不反感。

  然后就耐心等着,有一天,等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

  他突然就自己拿着书要你给他解释或者讲故事了。

  那时,你会兴奋地亲吻这个孩子,自己的努力终于开花。

  千万不要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喜欢阅读,对大孩子也是如此。

  只是会显得麻烦很多。

  因为大的孩子已经有了一些兴趣爱好。

  其中最大的麻烦就是孩子爱上了电子游戏或者动画片。

  因为对他们来说,书本跟这两样东西比起来,实在是无趣的很。

  没有声音,没有动画,显得很无聊。

  但是也不能放弃呀!

  我觉得每个孩子都喜欢玩游戏和听故事。

  他们总是会喜欢一些特定的故事,关键看父母有没有发现,有没有尽早培养。

  有的孩子爱漫画,有的孩子爱推理类故事,有的孩子喜欢历史故事,有的孩子喜欢科幻故事……

  关键是父母要明白孩子的兴趣。

  然后把他们从游戏的世界引导到故事的世界。

  寻找这方面的图书,打开孩子的阅读之门。

  为人父母,不能找借口,因为给孩子读书,是一件投入不大,门槛最低的学习。

  也许只是几套衣服的钱,就能让孩子一整年都有阅读的营养。

  

  03

  误区二:急着看到效果

  阅读应该是效果最不明显的一项学习活动。

  它跟某些培训机构说一个月提高多少分数不一样。

  因为短时间内,它对你的数学分数及英语分数不会有任何的帮助。

  甚至对你的语文分数都没有提升作用。

  这个时候,很多父母就急了。

  不行啊!你瞧隔壁谁谁谁,上了一个暑假的培训班,名次上升了不少。

  也没见他阅读啊,倒是天天去补课啊!

  在目前分数线决定大学层次的当下,我们都爱高分。

  但是不能为了高分而放弃阅读。

  让孩子阅读,不要急着看到效果。

  因为多年后,爱阅读的孩子,在身上积累的那些知识,会如同吃草的牛一样,产出美味的牛奶。

  人生是一场长跑,进入大学,找到工作并不是我们的终点。

  如今,我们很多的孩子学业优异,生活富足,反而害上了空心病,觉得活得没意思。

  往往就是因为活得太纯粹——纯粹地如同一架考试工具,如同一个学习机器人。

  没有领略到生活的丰富及精神世界的博大。

  往往就会在自己那个小小的世界里,迷失了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谁,自己需要什么?追求什么?

  这是值得我们为人父母反思的。

  

  04

  误区三:带着功利目的进行亲子共读

  因为阅读无法带来直接的回报。

  而带着功利性目的的阅读的人越来越多。

  为了升职或者掌握一门技能,成人的世界里,这样的目的性学习无可厚非。

  可是孩子的世界不是这样的。

  我一直希望孩子们的世界不要掺杂着太多成人世界的功利。

  

  05

  误区四:阅读是孩子的事,跟我无关

  你知道吗?小的时候,孩子要你给他读书。

  往往不是因为书,而是喜欢你读书的样子,喜欢这样的陪伴方式,如同他们导演的一场场游戏一样。

  父母应该放下所有的架子或者心思,像个孩子一样进入角色。

  只有当孩子感受到了你的真诚,你才能成为他可信任的阅读伙伴。

  有的父母说不知道怎么给孩子读,甚至把气撒在书本上。

  比如有的书图画多,文字少,有人就说这是什么东西,没几个字,怎么给孩子读?

  为什么不好好地看看图呢?展开想象的翅膀。

  有的书文字很多,有人又说这么多的字,怎么给孩子念,口水都念干了,孩子还不喜欢听。

  当然,我们要承认有的书做的很差。

  但是你自己没有做好功课,一本好书也会被搞砸的。

  我先说下自己给孩子阅读一本书的过程:

  1、我会自己先看一遍,不管是图还是文字,要先了然于胸。

  因为图画书比较抽象,不同的人感受不一样,我们可以听听他人的建议。

  2、当我们自己准备好了,那就开始讲吧。

  在讲的过程中,你得打开自己的心。

  对话的时候,变一个调,模仿人物的声音,我知道你当然不能跟配音演员比水平。

  但是孩子完全不会嫌弃你的,放心。

  有动作的地方,能模仿就模仿吧。

  而且,遇到紧张的地方可以语气冷静紧张一点,营造氛围。

  遇到搞笑的地方,那就通过语言和动作把它表现出来。

  亲子共读的时光,我们都化身成书本中的人物,代入情景之中,会更加精彩一些。

  在这个时刻,你可以像一个孩子那样,打开一本书。

  3、读完之后,可以跟孩子一起讨论一下这本书。

  当然,不要搞一堆的大道理,然后问孩子,你知道了吗?

  你明白了吗?如果是你,你会不会……

  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多听听孩子说什么,而不是急于去说教或者提问。

  不妨用这种方式:

  宝贝,你感觉这个故事怎么样?

  来,让我听听,你来讲讲看(当然他们也许会害羞的拒绝,不要紧,多鼓励)

  会不会有更好地办法?

  是不是有其他的结局,让我们一起想想看吧!

  当然,很多妈妈会说孩子自己为什么不读?总是要父母朗读。

  每个孩子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不一样。

  他们刚开始都是害羞的,怕做不好,所以父母要一直鼓励孩子去复述情节,也可以跟孩子一起改编一下结局,这是锻炼孩子表达能力和想象力最好的时候。

  到了七八岁的时候,孩子掌握了一定的汉字,就能开始过渡到独立阅读。

  父母就要选择一些适合孩子能力的书籍,开始独立的阅读之路。

  这时,父母就可以放开手让孩子去读,记得常常进行阅读交流。

  可以说,亲子阅读路上,父母是孩子最好的阅读伙伴。

  你的态度和用心,直接影响到亲子共读的质量和效果。

  阅读书坊

  巨程学校阅读书坊年卡/半年卡火热抢报中!若有喜欢阅读的孩子及想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家长,即刻识别图中二维码在线咨询!快行动起来吧!详情咨询:18052601816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