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叨叨也跟大家说一点不娱乐北京时的话题,关于我们北京时间的。

  话题比较严肃,是关于我们北京时间深度调查的。

  北京时间从4月12号出生到现在,也经过北京时了好几个月的时间,但每次叨叨跟别人提起,还是有点脸生。

  最近,终于有人来问叨叨,北京时间了。

  这都要归功于,我们北京时间调查(Btimedc),短短几天,成了网红。

  8月26日,自1988年开始,连续14年强奸、杀害多名女性的犯罪嫌疑人高某在甘肃白银市落网。甘肃“8·05”案正式告破。

  作为第一个参与深度报道的媒体,北京时间调查中心的同事们,讲述了调查这起大案的幕后故事。

  

  一家新媒体想要做出扎实的深度报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我们调查中心(Btimedc)的公众号中,如果你细心看就能发现,为得到“白银案”更扎实更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前后准备时间长达数月,并经历了重重磨难。

  说到早于一干主流媒体关注到“白银案”,首先有赖于《甘肃连环杀人案重启:14年间9女被残杀》这篇报道的作者,调查中心徐晟的敏感嗅觉。

  徐晟表示,对于“白银案”的关注源于今年3月份的“川师大斩首案”,该案疑凶滕飞将室友乱刀斩杀,头颈分离,引起热议。

  徐晟了解到,滕飞是甘肃白银人,同时,滕飞在社交平台中曾转发“白银连环杀人案”的相关内容,机缘巧合,徐晟得到消息,“白银案”又被重新督办,于是原创团队组织骨干了解“白银案”,徐晟前往白银,进行数月实地调查。

  8月12日,北京时间调查披露了“白银案”重启侦查的独家消息,报道后仅15天,“白银案”宣布告破。

  这么快,难道是联合警方用舆论破案北京时

  调查悬案不是媒体人的本职,大多数媒体也并不善于此道,北京时间调查团队对“白银案”的调查,也历经重重困难北京时:该案已过去28年,早已物是人非,白银市公安局长都换了8任,目击证人或相关家属更是难以寻找。

  

  1988年第一起命案现场,如今已变成了楼房和小区

  

  甘肃省白银市水川路。九起凶案中就有两起发生在这条长度仅约200米的路上

  另一方面,部分家属不愿再揭开伤疤,对于案件也不想多提。北京时间在调查中,找到了受害人崔金萍的家属,刚开始的时候,家属对采访是非常抵触的、不情愿,调查小分队甚至连门都进不去,更遑论好好坐下来从第一信源挖掘真相了。

  低调的北京时间调查负责人表示:“好在我们一直没有放弃,最终说服了家属。案件侦破后,崔金萍的弟弟还致电我们表示感谢。这一点还是蛮欣慰的。”

  在“白银案”侦破后,调查频道的同事,并未就此收手,又接连推出后续报道:

北京时,北京时间实时显示大屏幕

  《“高冷”高承勇:老婆从不穿红衣 输万元不喜于色》、《白银连环奸杀案嫌犯:带妻儿住在受害人小区6年》、《受害家属:这么多年不知恨谁》等。

  有网友戏称,白银案,北京时间是首功。

  但我们低调的调查团队负责人表示,对案子的深度调查报道,提高了社会对案件的关注度,为案子侦破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网络上有种说法称:“白银案”旧案重提后神速告破是媒体与官方的“联合演出”。对于这一问题,我们这位负责人表示,“纯粹是赶巧了。”

  

  虽然不是刻意联合警方舆论布局,但关于“白银案”的报道,确实引发了人们对此案超乎寻常的关注。有效数据显示,该案报道在“北京时间”上拥有超过2000万的阅读量,近20万网友参与话题讨论。

  8月27日下午、晚间,包括五大门户新闻客户端在内的媒体弹窗推送破案新闻。8月27日晚,腾讯新闻通过新闻插件,向微信、QQ用户头条推送,内容大量引用“北京时间”报道和制图。

  

  新华社、央视新闻、人民网、中新社、澎湃等主流媒体也大量转发引用“北京时间”的首发信息,扩大了事件的联动效应。截至8月29日下午,新浪微博上白银案热门话题的阅读量已高达1.9亿。

  流量爆表非偶然事件 苦修内功才能刷爆朋友圈

  虽然上线时间不长,但“白银案”并不是北京时间调查组的首秀。在此之前,该平台已有多篇报道引发网络广泛转载,只是相比“白银案”而言,没有引发这么大的关注。

  从4月份上线至今,北京时间已独家发布邢台洪灾、白银连环杀人案、央企水军、淘宝禁药等深度调查。邢台水灾时,北京时间对“官员向灾民下跪‘求理解’”的报道曾刷爆朋友圈,“徐玉玉案”的相关报道,北京时间也走在前列。

  在追求监督报道的同时,北京时间调查团队称也遭遇过不少压力,早前甘肃定西地震安置房、湖北修隧道弃渣问题引发的“水军”问题、乃至邢台洪灾中官员下跪,来自多方的施压险些让稿子流产,领导的支持和团队的坚持得以让稿子传播开来。

  同时,我们的调查团队,也致力于对个体命运的关注,早前对遭“八字先生”性侵少女的报道,对于兰州患癌女孩念念的报道,还原了事实,让读者看到了一个有温度并令人动容的真相。

  逆流而上“死磕”深度报道 “北京时间”有点轴

  作为一款原生的新媒体产品,我们的发展轨迹其实和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当下环境——“快、新、奇”的文章风靡,鸡汤文、软色情、标题党肆意横行,有点背道而驰。

  近年来,陆续传出几家媒体裁撤深度调查部门的消息,调查报道越来越成为新闻中的奢侈品。但是我们调查团队,逆流而上,专挑困难迎头而上,让我们作为北京时间的一员,都感到十分自豪。

  在互联网信息高度碎片化的当下,对于个性化信息的需求依旧在不断增长,娱乐至死之后,人们同样也渴望严肃报道。

  虽然互联网时代,媒体面临着信息同质化严重、版权意识缺失、关注重点“去中心化”等难以解决的问题,但作为社会舆论公器,媒体们想要持续发挥舆论导向作用,担负起社会责任,深度报道依旧必不可少。

  

  新闻加油!为我们的深度报道加油!

  最后奉上“北京时间”优秀报道集锦,大家可以“随意取用”、好好观赏。

  【甘肃连环杀人案重启侦察:14年间9女被残杀】

  刊发时间:8月12日

  作者:徐晟

  

  文章链接:https://survey.btime.com/diaocha_original/20160812/n375471.shtml

  从1988年至2002年,在甘肃省白银市城区,包括9名女性陆续在家中被残忍杀害。警方确认,案件系同一人所为。在民间,它与南京大学碎尸案等被并称作中国数宗特大悬案之一。

  【邢台官员向水淹灾民下跪“求理解”】

  刊发时间:7月22日

  作者:李英强

  

  文章链接:https://survey.btime.com/diaocha_original/20160722/n322301.shtml

  7月22日,一段“邢台开发区管委会书记下跪”的视频在河北邢台微信朋友圈刷屏了。视频中三女一男跪在马路泣不成声,对面一名男子跪地不停的安抚。

  “北京时间”(微信号:Btimedc)与邢台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王清飞取得联系,证实跪地安抚群众的是北京时他本人。王清飞说,当时群众情绪都很激动,跪地安抚群众是争得群众理解。

  【中铁建领导下令反击负面报道:把水搅浑】

  刊发时间:8月5日

  作者:李英强

  

  文章链接:https://survey.btime.com/diaocha_original/20160805/n359841.shtml

  8月3日,一篇《中铁十一局湖北修隧道弃渣数十万方,成防汛隐患威胁两千多人》的报道,迅速在网络发酵引起围观。不过,评论出现“支持央企、指责媒体”一边倒的现象。

  4日,该报道涉及的中铁建基层单位的一位员工向“北京时间”(微信号:Btimedc)透露,究其原因,是中铁建宣传部长刘树山,对下属单位下达了具体发贴、跟帖攻击任务,而且明确要求,完不成任务要问责。

  【遭“八字先生”性侵少女的最后43天】

  刊发时间:7月28日

  作者:刘思维

  

北京时,北京时间实时显示大屏幕

  文章链接:https://survey.btime.com/diaocha_original/20160727/n334748.shtml

  从未在人前唱过歌的王萍,连续两天在一款唱歌APP上唱歌。第一首《街舞少年》是送给弟弟的,歌曲结尾处,她轻声说道,“再见了,我亲爱的弟弟。”第二首《最后一个夏天》,是她送给自己的。7月12日,上传完歌曲的第二天,13岁的王萍从31楼一跃而下。

  43天前的傍晚,在王萍奶奶的允许下,邻村的算命先生“李八字”以治病为由把她带入小树林“圆房”。女孩在遗书中写道,那时她就决定一死。

  点击下方二维码关注北京时间调查(Btimedc),所有的答案都在这里。

  如果看完之后还不死心,那就自己下一个“北京时间”APP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