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记者吕莎)12月17日下午东营市市委书记,中指办、东营市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三方共建国家方志馆黄河分馆(以下简称黄河分馆)协议签字仪式暨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在国家方志馆召开。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冀祥德、东营市委书记申长友、黄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牛玉国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玉宏、邱新立,东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贾瑞霭,东营市副市长王吉能,黄河水利委员会新闻宣传出版中心主任李肖强, 黄河水利委员会山东黄河河务局副局长刘景国,国家方志馆馆藏部主任、方志出版社常务副社长于伟平出席会议。刘玉宏通报黄河分馆展览大纲撰写情况,王吉能通报黄河分馆前期筹建工作情况。会议由贾瑞霭主持。
冀祥德首先代表中指办、国家方志馆对中指办、东营市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三方签署黄河分馆共建协议表示衷心的祝贺,对出席会议的各位来宾表示热烈欢迎。他简要介绍东营市市委书记了国家方志馆建设情况以及筹建黄河分馆的情况,并对东营市史志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冀祥德指出,三方共建协议的签署,标志着黄河分馆建设真正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他就黄河分馆建设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全面深刻地认识黄河分馆建设的重要意义。方志馆不仅在我国,而且在世界上都是一个新生事物。方志馆是全面展示一定行政区域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是任何其他场馆无法替代的。当前,全国方志馆建设迎来东营市市委书记了建设热潮。而黄河分馆是第五届中指组成立以来批复的第一个分馆,这是中指组及其办公室、国家方志馆对东营市史志工作的充分信任和肯定。因此,要深刻全面认识黄河分馆建设的重要意义,把黄河分馆建设成为国家方志馆分馆建设的标杆、样板。二是黄河分馆建设要充分体现国家性、黄河性、方志性、东营性。黄河分馆建设首先突出的是国家性,要体现国家级的气魄、国家级的水平。黄河分馆建设除了体现国家性之外,还要体现黄河性、方志性、东营性的有机融合。三是要以黄河分馆建设为契机,全面推动史志工作为国家“四个全面”战略服务。当前,全国地方志工作都在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方面,科学谋划,主动作为,社会影响不断扩大。作为加快推进方志馆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下一步黄河分馆建设要围绕国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冀祥德希望,中指办、东营市委市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三方,发挥优势,各司其职,强强联合,确保把黄河分馆真正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作者:吕莎
media_span_url('https://news.cssn.cn/zx/bwyc/201612/t20161218_3350179.shtml')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