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国民党创始人是谁你知道永州市的东部新城规划国民党创始人是谁,知道上岭桥镇有很好的交通区位优势和优越的农业发展条件,你是否会认为上岭桥镇是个蓄势待发的活力乡镇国民党创始人是谁?没错,小编也会这么认为。但是,上岭桥镇除国民党创始人是谁了这些,还有它独特的魅力引人关注。

  

  三星级明星敬老院——老人的幸福、快乐家园

  

  上岭桥镇中心敬老院位于双牌楼村六组,于2013年5月开工至2015年1月完工,建筑面积3253平方米,总投资额为500多万元,于2015年8月正式注册成立。院内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生活空间舒适、安全,设有床位100张、大小餐厅2间、文化室、电视室、会议室、浴室等功能设施齐备,可容纳100人入住,现共住五保老人60人。

  

  

  

  

  

  中心敬老院本着“老吾老及人之老”的思想,全心全意为老人服务,确保中心院内的每一位老人吃得称心、住得舒心、玩得开心,切实解决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医的问题。2015年该院被评为“省三星级明星”敬老院。

  农民画家农民画——“磨漆画”

  

国民党创始人是谁,中国目前有9个党派

  

  潮水村农民陈有许制作的“磨漆画”

  磨漆画是一种古老的画种。潮水农民磨漆画是由300多年前的民间壁画演变而来,1980年经潮水乡农民陈有明、张玉花等民间艺人始创而兴起,是潮水农民画师将绘画创作与磨漆技艺结合而诞生的一种民间艺术。磨漆画的创作材料很广泛,主要有木材、油漆、油画颜料、金属、陶瓷、蛋壳、木炭等,制作工艺融绘画、镶嵌、粘贴、涂漆、打磨、抛光于一体,创作题材贴近百姓生活,充满纯朴的乡土气息。

  

  

  

  

  1983年10月农民作者张玉花创作的《乡村集市一角》,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的全国青年农民画展获奖。1987年,冷水滩市首届梅城金秋艺术节举办“潮水农民画展”,时任零陵行署副专员秦光荣观看展览后,给予高度评价,并题写“农民画家农民画,乡土风情乡土情”的题词。至1990年10月,潮水农民画发展成潮水农民磨漆画,有业余创作人员近300人。同年12月,省著名国画家钟亚莅临潮水乡指导农民绘画,使潮水乡农民绘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1991年,农民陈有明创作的《喜日》,张玉花创作的《采果》参加省政府举办的国际烟花节获奖,并被省国画院收藏。1992年9月,潮水农民磨漆画在省展览馆举行专题展览,共展出作品60件。1993年成立潮水农民磨漆画公司,是年,潮水乡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命名为“文化艺术之乡”。

  永州龙头农业园——万喜登农业园

  

  

  

  永州万喜登农业园位于永州市冷水滩区上岭桥镇内(包括双坪、仁山、团结、古塘、渲溪等5个村),临冷祁快速通道的东边,距永州中心城区仅11公里。创立于2011年3月,园区规划占地面积10320亩,集有机种植、养殖、加工、休闲观光、星级酒店、主题乐园、超大型养老院和老年医院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为主题的多元化企业,总投资20亿元。公司将秉承“有机农业生产,乡村旅游体验,生态养生度假”的规划建设理念,大力发展高品质的有机种养植及加工。同时,以山水地形为依托,建设发展农耕文化体验旅游,力争将“万喜登”打造成全国著名的健康食材品牌和生态旅游、养生品牌。农业园全力打造成一个“种养加销游、吃喝玩赏购,农耕文化园、男女老少皆宜”的完美结合型农业典范。

  上岭桥镇老渡口——永庆渡口

  

  

  永庆渡口位于上岭桥镇港子口村老街组,距城区不足2公里,是古时该地重要的交通要道。永庆渡口建于公元1760年(清朝乾隆25年),由当时的贡生、耆员生、村民、浙江衡阳商会和本地商会等筹资数千两银子,漕运、河道管理机构永州捕粮分府组织修建的渡口和凉亭,取名为“永庆渡口”和“长乐亭”,制定了《永庆义渡章程》,章程中规定“如有渡江,随叫随到,不索毫文”, 由渡工义渡。五十多级的条石台阶目前仍然保留着原貌,但渡口上的长乐亭不经风雨侵蚀,已倒塌,只剩下三根石柱和三块碑文。石柱上刻有“永庆渡长乐亭任尔行行且止,倦游人空囊客何妨去去复来”,体现当年行人个个自由、平安出行和幸福生活。 寨子山、红牌楼

  

  寨子山、红牌楼位于上岭桥镇东村红牌楼组,与湘江河相连,海拔200多米,山上郁郁葱葱,林业资源十分丰富。相传清朝康熙年间,平南王吴三桂判乱,从衡阳败退,途经该地,发现一山坡,因面临湘江,易守难攻,因而在此安营扎寨。后遭到清军攻击,双方激战数日,伤亡惨重。吴三桂仓惶败退,至湘江边无船可渡,忽来一匹神马,将他驮起身上,司法部窜湘江而过,逃回老巢云南。双方将士的鲜血顺着山坡流到巨石上,把岩石取名染红,而风雨不蚀,且这一岩石又如一牌楼,后来人们把该岩石取名叫红牌楼,把吴三桂在此扎营的山叫寨子山。

  上岭桥镇古村——明塘明塘黄家古村位于上岭桥镇明塘村,明塘黄家最初是在元末明初从江西搬迁到今明塘冲,后在明洪武年间又从明塘冲搬迁到今村所在地,而原来的明塘冲被陈姓居住。因黄家祖宗怀念明塘冲的那口明塘,故在村口人工建造了一个水塘,也曰明塘,因村里都姓黄,故村名叫明塘黄家村。

  

  (明塘,像一块明亮的镜子镶嵌在村口,水竹丛丛,水天一色。遥想当年妇人浣洗衣服,小孩塘中戏水,村民安居乐业,村庄热闹非凡,一番太平盛世.......)

  明塘黄家村依山而建,村后中间是石头岭,右手是马坪岭,左手是大坪岭,在阴阳地理学说属于左青龙,右白虎,因而村里人丁旺发,经过几百年的繁衍,附近的十塘五坝一岭一角都是黄家后代,在民国初期,明塘黄家村达到鼎盛时期,村里建有戏台,有5支耍龙队,附近的祁阳人也前来赶圩、看戏。

  旧时永州府零陵县出北大门,过楚江圩,明塘黄家村是零陵县最大的一个村。进入村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口明亮如镜的水塘叫明塘。明塘左提岸有一口水井,水井四季常流,滋润着全村人,以前水井旁边有棵要三人合抱的大树,在大炼钢铁时期被砍。旧时明塘四周都是用条石护提,水塘水质清澈干净,妇女浣洗衣服,夏天村里大人小孩洗澡玩水。

  在明塘的右边经过一座精致的石拱桥有一座牌坊,也是村的入口,牌坊高大雄伟、气魄不凡、三层飞檐,牌坊上书“奉旨旌表”和清乾隆皇帝赐的“节孝流芳”四个大字。国民党创始人是谁我问村里老人牌坊的来历,大概在清雍正年间,村里有个美丽而贤惠的妇人在二十几岁的时候丈夫就过逝了,一人独自把小孩养大培养成才,很孝顺的善待阿公阿婆,守节到老都没改嫁,此事传到朝廷,由乾隆皇帝亲自下旨,赐建贞节牌坊,旌表后人。

  

  

  (明塘黄家村的牌坊是永州发现的第一个贞节牌坊)

  进入牌坊就是一条青石板路,石板路两旁都是砖木结构的清朝和民国建筑,房子是典型的江南民居风格,大都是由照墙、天井、堂屋、两厢房构成,青砖黛瓦,飞檐翘角,有价值的雕刻可惜被文物贩子收购走了。石板路贯穿全村,四通八达,排水系统非常完善。

  

  旧时明塘黄村处在挑盐和输送棉布的十字交通路口,交通便捷,宝庆府经高溪市过明塘黄村通往衡州、长沙,从滴水庵过明塘黄村经楚江圩到永州府。从早到晚,商旅往来,络绎不绝。

  民国时期明塘黄村出了三个赫赫有名人物,一个师长二个团长。师长黄开信,在1949年国民党溃败时,因无法逃往台湾而心火攻急,在逃往广西全州途中身故。团长黄雄是国民党傅作义将军手下的一名军官,解放后50年代被镇反枪毙,枪毙后不到半个小时,上面才来电话不许枪毙。唯有蒋介石手下宪兵团团长黄祥林逃往台湾,上世纪80年代中期,黄祥林的儿子从台湾回明塘黄家寻祖,轰动全村。

  

  

  (这是明塘黄村国民党师长黄开信的故居,在当时是村里一个大户人家,其中一个侧大门,是用清道光六年赐给生员黄占元的牌匾做的,两厢门拼起就是“云台捷步”四个大字....)

  

国民党创始人是谁,中国目前有9个党派

  这座承载几百年的古村就像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摇摇欲坠。走在幽静而寂寥的长长村巷里,那经过岁月打磨的青砖,那高高的飞檐翘角,似乎在默默地宣示古村昔日的繁华与荣耀......

  未完待续......

  采访报道视频

  永州东扩新城具体规划

  图文:唐东升、周芳优、黄丽音、潘长金、周建国、屈涛、周淑芳、红网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