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北京银监局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紧密围绕北京市疏功能、转方式、治环境、补短板、促协同的工作目标,引领北京银行业全面助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水平。同时,持续加强监管履职,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维护首都良好金融秩序,稳步推进银行业改革发展,取得良好成效。

  数据显示,目前,北京辖内共有政策性银行、中外资商业银行、民营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15类,法人机构118家,机构网点总数4774个,总部金融特征明显,集中金谷农商银行了较多的金融资源。上半年,北京银行业共实现利润1281.88亿元,同比增长13.9%,增速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整体呈现稳健向好的发展态势。

  8月3日,第122场银行业新闻例行发布会在京召开。北京银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蒋平介绍金谷农商银行了北京银监局引领辖内银行业支持北京城市发展建设和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维护首都房地产市场稳定等情况。

  疏解非首都功能推进“去产能”

  通州副中心和雄安新区的发展建设,既是落实北京城市战略定位的重要“两翼”,又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领域。

  “北京银监局坚决拥护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引领银行业积极探索多元化融资模式和综合化金融服务。”蒋平介绍,通过定向支持疏解领域、业务同城化等方式促进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公共服务资源共享,支持高水平建设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为优化首都城市空间结构布局、强化首都核心功能拓展空间。如通过建立商圈疏解联席会议机制,联动市发改委加强政策沟通与宣讲;批准北京银行筹建城市副中心分行,鼓励北京地区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雄安新区设立子公司和创新基地等。

金谷农商银行,金谷农商银行冯四方简介

  各商业银行也通过内部分行联动发挥整体服务优势,大力发展业务同城化,为小商品市场疏解、南锣鼓巷区域腾退修缮、城六区人口疏解等关键环节和领域提供定向融资支持。

  截至6月末,北京银行业支持非首都功能疏解融资余额691.53亿元。支持通州城市副中心建设方面,今年北京银行业重点加大对新奥、北控、城建、首旅集团等项目建设主体的融资力度,全面支持通州行政办公区、商务中心区等主要场地和一些标志性建筑建设,6月末融资余额325.25亿元。

  特别是雄安新区发展战略出台后,银行业快速反应、积极行动,在总分行层面成立服务雄安新区建设领导小组,加大政策和资源倾斜,确保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服务新区建设。

  据蒋平透露,上半年,辖内多家主要银行机构已赴雄安新区实地调研,并走访央企及科研院所了解落地雄安情况、主动寻求融资对接,将重点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和创新特色金融产品服务等方式满足新区建设需求。

  以治理交通、环境促进“补短板”

  北京的环境与交通状况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北京银监局遵循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新要求,引导辖内银行业积极服务于治理交通拥堵和大气污染、补充完善群众生活服务设施等工作,致力于改善首都城市面貌、涵养城市未来发展生力。

  “例如,我们通过与市环保局实现信息共享,及时将环境违法企业信息转发至辖内银行业机构,以采取前瞻性应对措施,引导辖内银行业构建绿色信贷长效机制,推动绿色金融发展。”蒋平说,截至6月末,辖内主要中资银行支持绿色交通运输领域的轨道交通贷款余额1372.00亿元,同比增长5.8%;绿色信贷领域贷款余额9017.68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节能环保贷款余额7560.80亿元,同比增长9.0%;支持棚户区改造融资余额1397.35亿元。2017年4月,金谷信托发行北控水务2017年第一期绿色资产支持票据,金额21亿元,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环保类资产支持票据。

  同时,产业疏解为首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拓展了空间。北京银监局积极引领北京银行业着力加大对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能源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制造业等“高精尖”产业的支持力度,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金谷农商银行,金谷农商银行冯四方简介

  截至6月末,辖内主要中资银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2445.13亿元,对高技术制造业贷款余额972.84亿元。北京地区高技术制造业贷款占制造业贷款的比重持续提升,已达到17.7%。

  全力维护首都良好金融秩序

  在促发展的同时,北京银监局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位置的战略部署,认真执行银监会有关工作要求,着力强化监管履职,规范主体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蒋平介绍,上半年,北京银监局加强政策研究储备,按照北京市政府统一部署,会同市住建委、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等部门密集出台调控政策,通过督导检查、调查研究等工作大力推进房地产调控政策落地,并及时发布统计数据回应社会关切,有效抑制了投机投资需求,稳定了市场预期。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银行业落实房地产调控措施效果显著,贷款发放节奏持续放缓,具体投向符合政策导向。“317新政”实施以来,北京市个人住房贷款发放金额在较1、2月份下降幅度较大的基础上持续回落,3月至6月,北京地区银行机构个人住房贷款新发放金额分别为239.21亿元、236.08亿元、218.15亿元和158.46亿元。二季度,辖内银行机构发放的执行“317新政”的个人住房贷款中,支持“刚需”群体购房的贷款占比超过七成,其中6月发放的执行“317新政”的个人住房贷款中,对无房群体发放贷款金额占比83.11%、贷款户数占比81.17%,两项占比均环比明显提高,有效支持了无房群体购房需求,贷款结构进一步优化,调控效果进一步巩固。

  来源|农村金融时报 作者|李林鸾

  本期执行主编|张艺良 编辑制作|贾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