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中南门传达室面朝大门网红爷爷的墙,是由一块大玻璃构成,从外面可以清楚地看到里面的布置,不知道的人还以为那是个书画馆。玻璃墙里坐着的就是陈爷爷了,喜欢大清早拉二胡,累了练书法,兴致上来了还会画中国画,墙上贴着的就是网红爷爷他的作品。他还知道很多日韩明星——都是被富中学生们给“培训”出来的。如果有人问陈爷爷网红爷爷:“网红爷爷你的家在哪?”陈爷爷回答肯定:富中南门。
南门爷爷在
传达室里练书法▲
富中学子们给
南门爷爷写的信、送的照片▲
儿子来富中当老师,他也跟着来到富中
陈爷爷名叫陈必峰,今年67岁。虽然富中学生们大都认识他,不过很少有人知道,陈爷爷是金华人,年轻时也是个“好学生”,还当了很多年的会计。
陈爷爷老家在金华一个小村庄,他在那里出生、成长。陈爷爷上高中时,正好赶上文化大革命,中途辍学的他原本能凭着自己的能力当一名教师,不过因为“成分不好”,被取消了资格。虽然有些失望,不过好在他写一手好字,又懂打算盘,于是便被安排做了生产队的会计。这活他一做就是十几年。
在当会计期间,陈爷爷认识了后来的妻子,没几年,他的儿子就出生了。养家糊口重担落到陈爷爷身上,光靠做会计的收入,一家老小的吃穿都成了问题。陈爷爷趁着空闲时间,地里的活也不耽搁,在家里养蚕。那时候村里120多户人家,有80多户都养蚕,虽然辛苦,但是只要一家人能够过得舒心,他再辛苦也值得了。
为了让儿子安心上大学,陈爷爷离开了住了快半辈子的小村庄,相继到义乌、金华、衢州等地打工。刚进城,他没啥技术,只能找建筑工地,做一些拉砖等重活。为了多赚点钱,他还要求主动加班,领每次20元的加班费。
陈爷爷的儿子念的是师范大学,毕业后在富中当了老师,从此在富阳安了家。就在儿子成家、生活好转时,陈爷爷的老伴却因病离世了。这也成了陈爷爷一生最遗憾的事:“苦日子到头了,她却走了,这辈子都没来得及好好享受生活呢。”
书法、中国画、吹箫、拉二胡,多才多艺的南门爷爷
2005年刚过完春节,陈爷爷在儿子的劝说下,跟着儿子到了富阳。正巧富中传达室缺人,陈爷爷进了传达室。6年前,他从正门传达室搬到了南门,从此,就同这南门有着绕不开的联系了。
陈爷爷把南门当成家一样来经营,一年365天,他离开南门的时间屈指可数。平时陈爷爷每周最多只有两个小时离开南门,去趟城东市场买些油米。就算是过年,他也不愿离开南门。无奈下,儿子只能带着妻子、孩子跑到传达室同父亲过年。
一般人如果不知道,进了陈爷爷的传达室会大吃一惊,除了玻璃墙,其余三面墙上,只要有空余地方,都贴上了他的“作品”,或是书法或是中国画。不过,陈爷爷总开玩笑称,自己在“乱涂乱画”。
过惯了节俭的生活,陈爷爷学书法、绘画也总是舍不得浪费纸。为此,他捡来学校多余的答题卷,因为空白地方多,正好能够画上一副好看的画。屋里靠东南面墙上贴着的“大公鸡”就是画在答题卷上的。
除了书法绘画,陈爷爷每天必做的就是吹箫、拉二胡。为了记住谱子,他跑去新华书店,看上喜欢的歌,他就拿出随身带的笔记本,把谱子抄下来,回来后每天练习,直到能够熟练演奏。
教他认明星、送他照片,富中学子们和他是好朋友
陈爷爷的屋里收藏着不少书,不过他最宝贝的却是一本16开的“破本子”。陈爷爷到富中后,因为他和善的性子,学生们都愿意同他聊天交朋友,陈爷爷认识的学生也越来越多。渐渐地,因为学生太多,爷爷记不过来,只能拿了本子把每个学生的名字、联系方式都登记在本子上,等他们毕了业,再写上他们去的大学。
多年下来,陈爷爷的本子已经写下了太多的富中学生名字,虽然每次翻页他都小心翼翼,不过时间久了,封面还是有些破旧了。
虽然陈爷爷守着南门很少出门走动,不过外面的世界他知道的却很多。多年前陈爷爷换上了智能手机,最让他高兴的是,他能够通过手机加学生们的微信,从他们的朋友圈看到各地不同的生活。
陈爷爷很“时尚”,不仅知道很多国内明星,还能说出不少日韩明星名字,传达室靠门一面50厘米宽的墙就用来贴各种明星照片,这些都是历届学生们留下的。为了让陈爷爷记住这些明星的名字,有学生还专门送了他一张明信片,背面写着明星的名字、国籍及拍过的电视剧等。
每年一到毕业季,陈爷爷都会收到很多学生送给他的礼物,其中最多的就是相片,学生们都希望这个上了年纪的爷爷千万不要忘记自己长什么样。而陈爷爷会将他们的照片压在画画写字的书桌玻璃板下,这样每天都能见到了。
陈爷爷总是会在高考前几天就开始准备“回礼”,用红纸写下“金榜题名”“一路顺风”等“通关贴”,还用金边描好,一张一张送到学生朋友那。每年他都会送上百张这样的“通关贴”。
陈爷爷送走的富中学生一批接着一批,守着南门一年又一年。一到了寒暑假,那些毕业了的学生回母校总会来看看这位南门爷爷,问问他身体是否依旧健朗,生活是否依旧舒心。
记者 张柳静
编辑 楼钟飞
原创文章版权归富阳日报所有,转载须注明出处。洽谈请呼叫富报君。
请点大拇指,给富报君来个鼓励↓↓
领导说了
一个
小编工资涨5毛网红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