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北口岸功能不断放大
□黑龙江经济报记者 孙新
记者 董新英 连占海 邵晶岩
萝北名山口岸互贸区里索科洛娃,俄罗斯商品琳琅满目。记者 刘心杨 摄
一江两岸,同样的一年四季,不同的风情。两岸因交流互通,因互通缔造友谊。
记者一行从俄罗斯比罗比詹阿穆尔捷特小镇回到萝北名山口岸码头,最直接的感受是方便快捷,此行也让记者对互联互通有了更直观、更立体的感受。
萝北口岸1992年设计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为中俄经贸发展营造“大口岸”和“大通道”氛围,不断优化通关环境,谱写互联互通的大文章。依托口岸,名山小镇、北跃现代粮食物流园区、互市贸易区以及“萝北——宁波馆”等新型业态不断涌现,口岸功能不断放大。
走进萝北县名山镇,顿感浓浓的俄罗斯风情。镇党委书记韩宝臣说,名山镇对面是俄罗斯犹太自治州,名山镇利用这一区位优势,打造旅游名镇,打造多元文化融合的犹太风情小镇,每年都会举办边民购物节。
以旅游为拉动,将旅游和各产业联系起来,名山小镇因此名声大噪。徜徉在同纬度的中俄人民时代友好广场,远眺对岸,一幅友谊的画面格外动人,犹太文化墙、大卫广场,这些名山镇独有的建筑成为游客们拍照留念的绝佳地点。
在名山互市贸易区,记者看到,已有20家企业入驻互市贸易区,这里成为优势产品互贸互通的展示平台,为双方的交流注入新的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依托边民互市贸易区项目,宁波企业家瞄准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搭乘“龙江丝路带”的东风,将俄罗斯的商品带到宁波。2016年10月25日,占地面积200多平方米的“萝北——宁波馆”在宁波揭开面纱,200多种俄罗斯产品出现在宁波市场上,俄罗斯的面粉、果汁、糖、巧克力深受当地人喜欢,“龙江丝路带”的辐射延伸效应凸显,通过萝北口岸和宁波口岸的功能,将互贸互通的文章做大。下一步,萝北县将酝酿陆续建设萝北——杭州馆、萝北——重庆馆等互贸展馆,继续放大“龙江丝路带”延伸效应。
走进距离名山口岸60公里的萝北县北跃现代粮食物流园区,一片繁忙的加工景象。村民对这个粮食仓储和物流项目的建设尤为兴奋,因为此项目可辐射周边村民的土地。萝北县粮食局局长邓乐军介绍,该项目是萝北县委县政府为打造粮食现代物流项目,联合宝泉岭农场、鹤北林业局,即县、场、局三家规划300公顷土地,共同打造“双百“规模(仓储加工能力百万吨、物流中转能力百万吨)的大型现代粮食物流园区,占地面积44万平方米,计划投资3亿元,新建仓储50万吨以上,新建年加工能力30万吨,并有大米、蛋白粉、淀粉以及玉米油等绿色精深加工项目,新建物流中转能力100万吨以上,承载着全县及境内外石墨、矿石、木材等货物的中转任务。
萝北口岸工作委党政办主任张勇力介绍,萝北口岸委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完善口岸设施,改造联检现场,优化通关服务环境。萝北——阿穆尔捷特口岸固冰浮桥通道的开通,将冬季过货时间延长40天,进出口货物实现恢复性增长。下一步,萝北口岸委将借助国家沿边开放战略,加快名山新港项目建设,新港规划占地面积75.7万平方米,年吞吐能力为200万吨,建设11个泊位。
萝北县重点打造名山互市贸易区,充分利用互市贸易区的优惠政策,加强贸易往来,把俄罗斯优质食品、日用品引入中国市场,把国内有竞争优势的产品输入到俄罗斯市场,将萝北口岸打造成双向的互市通道。
杨廷制图
走出国门去培训
□黑龙江经济报记者 孙新
记者 董新英 邵晶岩 连占海
俄犹太自治州政府官员向参加培训的中国企业家和务工人员介绍当地的法律法规和招商政策。记者 刘心杨 摄
俄罗斯犹太自治州首府比罗比詹,空旷的街道上出现不少中国面孔。在比罗比詹市比拉宾馆的会议室内人头攒动,气氛热烈。中国企业家及劳务人员培训班即将在这里开班,在犹太自治州打拼的中国“老乡们”在此相聚,互诉衷肠,共话商机。
第一届中国企业家及劳务人员培训班可以追溯到2012年,举办四届的培训班已经成为生活在犹太自治州中国企业家以及劳务人员学习劳务合同、开办企业流程、法律和政策法规方面知识的重要平台。
此次培训班更是首次走出国门,在境外“开花结果”,为索科洛娃我省“走出去”的企业家和劳务人员提供保障。
走进培训班现场,充盈着友好、热烈的气氛,很多企业家和劳务人员纷纷拿出笔,认真记录俄罗斯犹太自治州各个部门工作人员的讲解。
“我们这次培训主要是省商务厅、鹤岗市政府和俄罗斯犹太自治州政府共同举办的,已经筹备了很长时间。鹤岗市和犹太自治州比罗比詹市是友好城市。我们将重点介绍犹太自治州政府推荐并给予支持的在犹太自治州投资的项目,外资企业登记注册和组建公司的基本规定和要求。”犹太自治州政府经济局局长索科洛娃·加莉娜·瓦列里耶夫向记者说道:“关于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建筑、森林采伐、木材加工领域以及税务报表问题,税务稽查程序,俄罗斯联邦法律对在俄进行农业经营活动规定,包括农产品加工、化肥使用、农民土地利用应该遵守的法规和农作物轮作、种子使用规定等方面都进行现场培训。希望这些培训可以为在犹太自治州打拼的中国人提供一些有益帮助。”
在会议短暂的茶歇期间,记者偶遇来自黑龙江、在犹太自治州从事农业种植的企业家吴红军。索科洛娃他介绍说:“我们初来乍到犹太自治州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对这里的土地租赁、劳务人员雇佣相关方面的法律都不了解,培训班定期召开,讲解土地、雇佣、税法等方面知识,给予我们很大帮助,而且现场有俄罗斯犹太自治州的官员,我们有疑惑可以现场提问,这对于企业成长来说帮助很大。”
“培训班对我们了解犹太自治州法律法规、农作物轮作、种子利用等帮助很大,同时可以及时了解本地区法律的变动。感谢家乡政府部门为我们异国企业家创造这样的交流平台,从而实现中俄两国经贸更好发展,希望借助培训班可以让中俄两国友谊之花一直开放。”赫祥经贸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王铁良真诚地对记者说道。
夕阳西下,比罗比詹市区笼罩在一片金黄色的晚霞中,培训班会议室内依然人声鼎沸,气氛热烈,这股为国内对俄企业和劳务人员服务的暖流在每个人的心中蔓延……
推荐阅读:
黑土地上聆听“春天的故事”
【任免】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任免名单
【通报】哈尔滨通报17起违纪典型案例
【教育】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教育 | 毛入学率90%以上
【关注】事业单位职工注意,2020年前,你的工作生活将发生这5大变化!
致敬原创,网络素材如有异议请与我们联系
编辑:王昀 美编:王学智
热线:0451—84655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