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代表受资助得到别人帮助的感谢话的贫困生向国家、向社会、向领导们、向政府干部、向种羊场民政部、向学校、向工作人员说声“谢谢”得到别人帮助的感谢话,谢谢你们得到别人帮助的感谢话,真的感谢对我们的培养照顾与关怀,要是没有这种国家的好多好政策,那我可能现在不是一名大学生,而很有可能是一个社会上的打工者。”近日,察布查尔县种羊场党委收到得到别人帮助的感谢话了一封来西安理工大学的感谢信,字里行间,满溢一名边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感恩之心。
波塔参加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写信的大学生叫波塔·阿布都令木,是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种羊场柏尔哈舍里村五队的一个哈萨克姑娘。信上,波塔用工整的三千多个汉字讲述了她求学的故事。
波塔的母亲身体一直不好,家中三个孩子都在上学,一家的重担就落在了父亲身上。由于家中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自小,在波塔的记忆里,“零花钱”是有钱人家才有的东西。从高中起,波塔每年寒暑假都会出去打工,补贴家用。虽然贫困,但波塔一直十分努力,她说,正因为体会过贫困生活的艰苦,更激起了她对知识的渴望,因为,知识改变命运。
波塔参加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去年9月,波塔收到了西安理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伴随金榜题名的喜悦的,是一家人对高额学费的苦恼。初到学校,波塔没钱缴纳学费,全家人省吃俭用筹来的钱仅够生活所需。她也想过退学,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就在这个时候,国家和学校及时伸出了援助之手——柏尔哈舍里村党支部根据波塔家中的实际情况,召开村民大会,经过一事一议将波塔家纳入了低保家庭。并向察布查尔县民政部门申请了援疆助学金内地普通高校新疆籍学生助学金项目。学校也暂缓收缴其学费,并给予她生活上许多帮助。
波塔参加学校文艺活动(中)
资助内地普通高校新疆籍学生学生资助工作,是中央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一项深化教育援疆工作的重要举措,通过这个项目,今年3月,波塔获得了每年6000元的助学金。她在信中这样说到:我是幸运的,国家和社会以及学校在这个时候提供的助学金援助让我感到无比幸福,我的到的不只是帮助,更是国家和学校对我们少数民族青年的关注。
波塔说,“我很幸运出生在这样一个幸福、快乐的家庭。我们是钱少了一点,没关系,我们快乐、我们健康、我们幸福、我们团结。我们幸福的一大元素就是因为我们出生在中国,有这么好的国家、有这么好的党、有这么好的政策……”
当收到这封感谢信的时候,种羊场民政干事韩旭说,波塔·阿布都令木是个上进的哈萨克青年,我们民政部门只是做了我们该做的事,希望能帮助她顺利完成学业。很欣慰的是,波塔从国家的系列优惠政策中感受到了党的关怀,并心怀感恩。
信中,波塔对自己的未来也有一番规划,她说:我受到了社会的学校的帮助,当思回报。我现在学的是会计专业。我会好好学习,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学有所成,毕业以后回去好好建设家乡,愿意终身为人民、为国家、为社会出一份力量。
来源 | 县种羊场 龚雪林
编辑 | 陈彩虹
责编 | 任 艳
审核 | 舒 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