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里成立协会不务正业,开荒种地养花种菜;在田野中引入《诗经》文化不务正业,做有文化不务正业的“花农”……这段时间,南方一所大学一群学生“不务正业”的行为,在网上引发议论。
有人认为,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大学的时光那么宝贵,理应花在汲取知识营养、增加实践阅历上。放着这些事不做,去养花种菜,与沉迷于玩电脑、打游戏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多少显得有些不合时宜、浪费生命。
相反,有人却对这一行为予以支持。在不务正业他们看来,大学生活本来就应该多姿多彩,千篇一律,只会导致精神僵化;自由成长,才能让大学生发现一个更好的自己。而且,把时间花在土地上,也是增加对生活的认知,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本身也是一种学习和成长。
抛开养花种菜不说,不管是大学生活,还是走进社会之后,总会有一些事情,是属于“不为什么”,仅仅是出于热爱和喜欢。这些事情,很多并不能给予你直接的回报;即使能给回报,也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亲爱的读者,你是如何看待这些“不务正业”的不务正业?“无用之用”在生命中会发挥哪些作用?欢迎大家结合亲身经历,分享您观点和看法。
投稿方式:请直接回复“人民日报评论”公号,或发送邮件到邮箱rmrbpl@163.com、传真至(010)65368684(来稿请标明“微议录”,并标注真实姓名、联系电话、地址及邮编,方便见报后寄送稿费。)
截稿时间:1月13日(星期三)12:00
感谢您的关注,期待您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