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宗海丽
什字街镇的松山峪村有个九磴山一里地,九磴山下住着一个姓刘的屠夫一里地,一天到晚给人家杀猪宰羊一里地,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地挣几个辛苦钱维持生活。
这一天晚上,屠夫给一户人家杀完猪,回家喝了点酒,觉得身子有点乏,就收拾收拾躺下了。
刚睡着不一会,屠夫就做了个梦,梦见一个白胡子老头来到他家,吹胡子瞪眼睛地对他说:“你一天到晚净杀生,等你死后,一定让你托生个猪羊,让人千刀万剐,你若能回心转意,就赶紧到三百里外去找佛爷,求他宽恕你的罪过,修成正果。”
屠夫醒来,想想刚才的梦镜,十分害怕,他就按白胡子老头的指点把杀猪的家什收拾好,准备去找佛爷。
说来也巧,在离屠夫不到一里地远的地方住着老两口,年纪有七、八十岁了,这老两口平日里满嘴的仁义道德,他们整天都向往着能成佛成仙,就和屠夫一起结伴去找佛爷。
三个人走啊走,翻过了九座山,趟过了九条河,这天来到了一座山脚下。
当时正是炎炎六月天,日头像一个大火球似的挂在头顶上,烤得人口焦舌燥,三个人又渴又饿连走道的精神都没有了。
忽然,三个人发现半山腰有一个挖药材的,那挖药材的光着膀子在山坡上挖药材,把一瓶水和一盒饭却挂在山脚下。
三个人正饥渴难耐,见了这些,不约而同地奔到挖草药的人放饭盒的地方。
屠夫拿起饭,刚要吃,冷丁想到:“这么热的天,人家干活又渴又累,我把他的饭偷吃了,他就得饿肚子,还是自己忍一忍吧。”他放下饭盒,转身走开了。他到山崖边喝了些山泉水。
那老俩口见了饭和水,简直像苍蝇见到了血,三下五去二,把饭和水给造了个精光,才拍拍屁股走人了。
走啊走,走到第五天时,屠夫三人看到路边有一个金元宝,屠夫刚要弯腰去捡却让老太太一把抢了去。这时前边走过来一个做小买卖打扮的人,他一边走一边在路上找着什么。屠夫刚想问那人是不是丢了金元宝,却让老头和老太太一把推开了,那找东西的人又溜着道边儿一路找远了。
不知又走了几天,也不知又走了多远,三个人来到一条河边。
河岸上四、五个孩子正在玩耍,突然,其中的一个孩子掉到水里了,那几个孩子慌了神儿,大呼小叫地喊救命。
老头见孩子掉水里了,有心下河去救,一把让老太太给拽住了,她说:“河水那么深,你这么大岁数淹死了怎么办,还是叫屠夫去吧,谁叫他以前天天杀生了。”
屠夫听到喊声,什么也没想,连衣服裤子都没来得及脱,“扑通”一声跳下水里救那落水的孩子,由于他不会水性,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孩子给救上来。
大概一走走了十几天,也没找到佛爷住的地方。
这一天,三个人继续向前走,走着走着,晴朗朗地天空突然乌云翻滚,一场大雨倾盆而下,三个人看看附近连个躲雨的地方都没有,便只好硬着头皮顶着雨往前走。
三个人在雨中刚走了不远,突然看见前边雨中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拄着棍在雨中走着,三个人再仔细一看,那老太太双目失明,所以走在雨中是深一脚浅一脚的。
屠夫看了,有些不忍心,就想扶着瞎老太太一起走,谁知道那老两口不让呛了,他们对屠夫说:“我们是去西天找佛爷的,带上他走也多碍事,又得多费不少功夫。”
屠夫没有听他们的阻拦,索性背起瞎老太太,一步一滑地朝前走去。
走了大约半个时辰,天晴了,一条大河却挡住了去路,河水墨绿墨绿的,谁也不知到底有多深,几个人都发了愁,不知道用什么办法才能过河去。
这时,从上边漂下来一块木板,木板窄窄的只能坐下两个人。
老头见有木板,抬脚就要踏上去,被老太太一把拽住了,她说:“你找死啊,那么点一小块木板,你怎知道坐上去不会掉水里去,还是让屠夫和那瞎老太太先坐得了,等他们淹不死,我们再坐也不迟啊!”
屠夫把瞎老太太小心翼翼地放到木板上,自己也趴在木板上,那木板向河中心漂去。
漂着漂着,那木板竟然变成了观音菩萨的莲花座,那瞎老太太也变成了观音菩萨。
老太太和老头在岸上一看这样子,赶紧跪下去一个劲地叩头,边叩头还边喊:“观音菩萨,你带走的那个人是个屠夫,成天杀猪宰羊,我们可是天天吃斋念佛的呀!”
观间菩萨笑了笑,对那老两口说:“我知道他是个屠夫,可他已经放下屠刀,立地就可成佛了。你们是天天吃斋念佛,可这一路上贪婪、自私撒谎,所干的哪一件事佛主能容忍呢,还是回到家里,多修行几年吧!”
说完,观音菩萨和屠夫漂向云端去了。
从那以后,这一带就有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句话,教育那些有过错的人,只要真心改过,就一定会修成正果的。
如果您对营口的历史文化感兴趣或是手中有相关资料,欢迎您投稿到营口市史志办编辑的《营口春秋》期刊,与我们共同讲述营口的历史故事!
邮箱:yingkouchunqi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