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明明佛陀不问政治,为何东南亚却全是佛国?小乘佛教,有多硬邪?

博言社娃娃脸 · 2025-7-4 09:58:36
公元前6世纪末,35岁的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证悟“四圣谛”,创立了佛教。
释迦牟尼为佛教定下了政教隔离的训诫:
“比丘不应观王歌舞,不往视军阵。”( 《长部·大般涅槃经》)。
但700年后,中亚贵霜帝国的丘就却,却以大乘佛教为国教,开启了佛教政治。
而在东南亚,从公元11世纪,缅甸蒲甘王朝的阿奴律陀王,兼任 “僧伽之主”开始,小乘佛教也打开了法王政治的潘多拉魔盒。
您说这也奇了:
明明佛陀定下了规矩,佛教不掺合政治,但为什么南北都走出了佛教治国的路子?

尤其是小乘佛教,甚至还在东南亚反杀了印度教,成了东南亚的“国教”?

缅甸、泰国、柬埔寨……全是以佛教治国。
佛法是怎么压倒宪法的?

1.jpeg

硬核但不迎合,思想而非立场,大家日安,我是阿冉,之前我们专门讲过大乘佛教政治,那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小乘佛教政治。
关于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分化,通常的说法是说,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阿育王向南北传教,北传佛教演化为了大乘佛教,南传的上座部演化为了小乘佛教。
大乘佛教要渡众生,所以有菩萨,小乘佛教呢只渡自己,没菩萨。
按理说,小乘佛教是很难政治化的,因为不认菩萨、也就不认救世主,皇帝也就没办法COS救世主了,而且小乘佛法也不渡人,你证得阿罗汉果,就行了,你别管别人,你也管不了,这本身就反政治伦理——政治伦理是什么?就是我说什么,你们得听,我是为你们好,最典型的就是我国儒教了。
2.jpeg

可现实却是,最不该搞出神权的小乘佛教,反倒搞出了神权,而且,还在东南亚反杀了印度教。
那么小乘佛教是怎么政治化的?佛教王权又是如何治国?

我也是研究了好久才明白,原来关隘就是这一个词儿:
转轮王。


第一、转轮王的诅咒

所谓转轮王啊,音译也叫做斫迦罗伐剌底、,它其实并不源自佛教,而是吠陀宗教的术语。
古印度传说中,当统一世界的君王出现时,天上将会出现一个旋转金轮,而拥有这个旋转金轮的人,就是这个世界的统治者。他将会以慈悲与智慧,开创转轮圣朝(sarvabhauma)。
这个转轮的意思啊,是“轮子转动”,象征这个王的“战车轮子将碾碎一切反抗者”,我们都知道,雅利安人是战车作战嘛,可是,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给了转轮一个新解释:
这个转轮啊,它是轮回,也就是说转轮王,是一世世出现,阿育王就是当世的转轮王。
并且,“转轮王是佛陀化身”。
这是佛教第一次政治化。主导第一轮佛教政治化的就是阿育王。
在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在华氏城,发起佛教第三次结集,一千位通达三藏的阿罗汉,合诵九个月。
之后,阿育王像南北传教,南传的上座部佛教,也即后来的小乘佛教。
3.jpeg

我们得多说一句啊,“小乘佛教”,其实是大乘佛教对上座部的贬称,现在通常是叫 “上座部佛教”(Theravāda)或 “部派佛教”(Sectarian Buddhism),不过我们汉语语境里,小乘佛教没有贬义,所以我们还是用小乘佛教的这个称呼。
上座部呢本身就是一个精英主义的教派,不认众生皆可成佛,而是持“一佛论”,也就是只有一个佛存在世间,教派的阿毗达磨哲学,也非常高深,理解门槛儿很高,所以,阿育王等大佬推崇上座部、但在民间吃不开,最后在印度本土消亡。
但是南传的上座部,却进化出了病毒式传播。
公元前3世纪,目犍连子帝须率僧团,至锡兰传教,国王天爱帝须建 大寺(Mahāvihāra),成为南传上座部中心。
公元前1世纪,印度入侵,威胁到口传系统,于是,锡兰王无畏波陀伽摩尼召集五百罗汉,首次将口传的巴利三藏刻写于贝叶,这也是著名的贝叶经。
巴利圣典书面化,佛陀不立文字的戒,也彻底打破了。
锡兰也成为上座部“活体基因库”,不断向外弘法。
4.jpeg

到了公元4世纪,佛牙舍利成王权象征,僧伽罗王朝规定 “无佛牙,不国王”,这也开启了佛牙政治。
僧伽不入政的戒,也彻底打破,佛牙寺武装僧兵,一度达3000人。
到了公元5世纪,觉音论师著《清净道论》,统一教义,确立了 “纯观禅法” 传统。
什么是“纯观禅法”呢?我们简单说,就是上座部一种跳过传统止禅阶段、直接修习观禅 的独特禅修方法,要刹那间,洞察身心现象的无常、苦、无我本质,有点像禅宗顿悟。
这个传统为什么会导向佛权呢?因为它略去了升级打怪式的渐修,给了世俗之王“顿悟成佛”的教义靠山。
渐悟佛教是长不出“转轮王”的,因为在渐悟系统下,世俗王的权威,一定压不过宗教的法王,就像藏传佛教,哪怕松赞干布再世,他也评不上“达赖喇嘛”,它没有大圆满的宗教认证,只有顿悟系统,没有那么严苛的评级制,王的权威才能盖过僧王。
5.jpeg

到了公元11世纪,缅甸蒲甘王朝建立,阿奴律陀王征服直通国,获32部巴利圣典,随后,王建 “万塔之城” 蒲甘,并兼任 “僧伽之主”。
小乘佛教的法王政治由此开源,王权对僧伽极尽售卖,寺庙一度把控40%耕地。
公元12世纪,波洛罗摩婆诃一世国王,清洗大乘和密宗,确立大寺派为唯一合法传承。
小乘佛教自此成为“国教”。
公元13世纪,泰国素可泰王朝兴起,兰甘亨王引进锡兰僧团。
法王政治也进入新一轮进化。
公元1345年的《三印法》,把十王法,加于王身,“转轮王”的皇冠,终于戴在泰王头上。
王权的转轮王,与教权的法王,二元一体,一半僧,一半俗,连司法权,也切成两半,世俗有法庭、而寺庙设 “业报法庭”。
同一时期,高棉王阇耶跋摩七世弃印度教、改宗佛教,吴哥窟浮雕上,增刻本生经故事经典重校。
东南亚万里佛国,小乘佛教反杀印度教。
6.webp

公元1871年,泰国蒙固王,也就是拉玛四世,发起第五次结集,校订巴利三藏,小乘佛教经过千年进化,成为了主宰东南亚的“国教”。
不过,进入20世纪后,小乘佛教又发生了奇异的政治变奏。
在缅甸,出现了一个马克思化的左翼佛教,还爆发了一场“袈裟革命”。
那是1930年,十月革命的13年后,关于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左翼佛教,和那位佛教版列宁——缅甸僧人萨耶山,我们后头会专门来讲,那真是堪称佛教版的“伊斯兰革命”,也非常颠覆认知。
不过,1979年伊朗的伊斯兰革命,成了,可1930年,佛教的袈裟革命,失败了。
小乘佛教并未完成现代神权的进化,直到今天,东南亚仍是前现代的法王政治。
泰国,是君主立宪+僧王监护,2017年宪法赋予了僧团否决议会权。
缅甸呢,是军政府操纵僧伽。
柬埔寨和老挝,也是 “佛教王权”(Buddhist Kingship) 模式,以佛教为国教,通过 “转轮圣王”,实现僧伽(Sangha)与王权的共生。
转轮王的梵音和诅咒,至今仍在东南亚上空,隐隐作响。
7.jpeg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博言社娃娃脸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