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近日放出消息,印度外交部发言人贾伊斯瓦尔公开表态,想跟美国搞“新型友好关系”,同时他还特意提了一嘴,印度国内大部分企业已开始逐步停止买俄罗斯原油,正等待莫迪当局的下一步命令。
这事听着很怪。因为前阵子印度对美国还硬气得很,特朗普威胁加税的时候,印度直接就怼回去了。怎么突然印度就顶不住,转了风向?停购俄油这步棋,真能让美国对印度商品关税网开一面吗?
要说这事,得先看看美印之间那些没解开的疙瘩。很多人觉得美印关系挺好,又是一起军演又是谈生意的,其实两国早就不对付了。
印度外交部发言人贾伊斯瓦尔
就说2019年那场关税战,美国说印度对农产品、医疗设备收的税太高,直接把印度从“普惠制”清单里踢出去了。印度也不含糊,马上宣布对美国的杏仁、苹果加税,两边打得不可开交。后来才知道,那一年印度对美出口掉了12%,钢铁企业因为美国加了25%的税,一下子损失30多亿美元。现在回头看,这哪是突发冲突?就是美国嫌印度搞“贸易保护”,印度又想护着自己的农业和制造业,两边各有各的打算,闹翻是早晚的事。
在地缘上,两国的想法也差得远。美国一直想拉印度进“印太战略”,让它当对付中国的“排头兵”,可印度心里有自己的小算盘,它想当印度洋的“老大”。2023年“马拉巴尔”军演时,美国想让军舰进安达曼群岛基地,印度直接就拒了,意思很明白:印度洋的事,我说了算,美国别插手。这种不合拍,让美印关系看着近,其实随时可能翻车。
美国印度
更有意思的是,印度之前对美国可不是这态度。今年年初,特朗普威胁要对印度的太阳能板、医药产品加税,印度反应特别大,不仅立刻宣布对美国农产品加税,莫迪在演讲里还放话:“印度在经济主权上绝不让步。”当时《印度教徒报》做了个民调,72%的印度人都支持跟美国硬刚。
可随着“特普会”的到来,风向立马就变了。除了印度外交部的示好的话,印度还干了不少事。
那么印度为啥转变得这么快?看看印度国内的经济状况就懂了。印度工商联合会有组数据:美国是印度软件、医药最大的买家,占了出口的18%。要是美国真加税,300万IT从业者的饭碗可能就没了。现在印度经济压力这么大,实在经不起折腾。
说穿了,印度这次转向,就是笔精打细算的账。经济上,印度太需要美国的市场和投资了。2024年印度GDP增速降到5.8%,是5年来最低水平,急着找新路子。美国说了,只要印度配合“供应链重组计划”,就让美企多投资。这种“服软换投资”的做法,看着憋屈,但对眼下的印度来说,可能真没别的招。
政治上,印度也有自己的小九九。想进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想加入核供应国集团,没美国点头根本没戏。今年6月国际原子能机构开会,美国居然支持了印度的核项目,当时印度媒体都炸了,说这是“关系要热起来的信号”。军事上更直接,印度计划未来五年从美国买150亿美元的防空系统,说白了就是想借美国的技术壮胆。
不过印度也没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虽然少买俄油了,但跟俄罗斯的军事合作没断。比如8月初就曝出消息,印度军事代表团抵达俄罗斯,讨论加快供应S-400防空导弹系统。印度这种“两边不得罪”的套路,其实是老毛病了,即在大国之间找平衡,总想着两边捞好处。
俄罗斯石油
印度减少购买俄油,从长远看,其实依旧无法让美印关系变好,毕竟两国之间的根本矛盾,可不是只有购买俄油这一项。
另外,俄罗斯这边说实话就有点头疼了。之前印度是俄罗斯原油最大买家,占了出口的22%,现在突然减少购买,俄罗斯只能赶紧找更多的市场。此次普京去阿拉斯加与特朗普会谈,让美国延迟了“二级关税”的实施时间,或许就是普京已经有所预料,所以在提前做准备了。
对中国来说,美印走近虽然得留意,但也犯不着太担心。2024年上半年中印贸易额还涨了8%,到了480亿美元,该合作的还在合作。印度心里清楚,经济复苏、气候变化这些事,离了中国根本玩不转。
俄印关系
说到底,印度现在的处境挺尴尬。美国的经济实力、军事技术,它想要;俄罗斯的能源、武器装备和交情,它舍不得;跟中国的生意,它也需要。三面都想顾,但哪有那么容易。
以后印度可能还会接着玩“多向外交”。但这平衡木可不好走。美国已经明着让印度在美俄之间选边站,俄罗斯对少买原油的事肯定会不舒服。
这次转向,其实是给印度的战略定力出了个大难题。怎么在不丢核心利益的前提下,在大国之间捞好处,莫迪政府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得小心。对整个印太地区来说,印度的选择会影响力量平衡,接下来的戏,值得好好看一看。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