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美国不会让印度替代中国?莫迪赴美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下个月,印度总理莫迪将亲赴美国并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这次他赴美的目的主要有两个:第一,出席在美国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大会,这是明面上的行程安排;第二,与特朗普就美印贸易问题进行磋商,这才是莫迪赴美的主要的目的。不久前,特朗普签署行政令,以印度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购买俄罗斯能源为由,对其额外加征25%的关税。加上之前“对等关税”的25%,就是说美国对印度总体关税税率已经达到了50%。特朗普的这一做法,随即引发印度国内舆论极大的不满。印度外交部在声明中更是明确指出,印度政府将采取所有必要措施保护其国家利益。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莫迪选择亲赴美国与特朗普磋商关税事宜。
不过,从现在莫迪选择赴美谈判,而不是采取相应的反制措施来回击特朗普政府的行为来看,能够明显的感觉到,莫迪政府事实上对与美国达成新的贸易协议,显然还是心存期待的。而在这之前,印度国内甚至出现了“考虑向美国做出妥协让步”的声音,而他们“让步”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准备在农业和乳制品领域满足美国的要求;二是暂停继续向俄罗斯采购石油。妄图通过这种“让步”来向特朗普政府示好,继而让特朗普政府能够在关税上对印度手下留情。而印度国内的这部分人之所以选择这么做,其原因分析起来也并不复杂,一方面肯定是不希望因为关税问题而让美印两国关系破裂;另一方面他们寄希望于美国继续打压中国,从而让印度替代中国,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在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实施前,美印关系越走越近的原因。
但扎心的是,莫迪赴美前就收到一则“噩耗”。近日,美国经济学教授、联合国前高级顾问萨克斯就通过印度媒体向印度发出警告信号。萨克斯认为,当下特朗普政府对印度所做的一切,应该给莫迪政府官员们“敲响警钟”,让他们清楚的明白一个事实:寄希望于美国打压中国,从而让印度替代中国的想法是“不现实”的。之所以萨克斯会这么认为,那是因为美国一贯的形式作风就是,对盟友以及合作伙伴“合则用,不合则弃”,根本不会考虑盟友以及合作伙伴的利益得失。因此,美国根本就不可能会为了让印度替代中国,而去打压中国。
近年来,美国百般针对打压中国,主要是因为在那些美国政客们的眼里,中国在各个领域的快速发展,让他们产生了“危机感”,害怕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不稳,所以美国大力推动“印太战略”,四处拉拢盟友在亚太地区想方设法的牵制中国,遏制中国发展,而印度就是美国拉拢的主要对象之一。对于现在美国来说,印度暂时是有可利用价值的,但他们也不会因此而替印度着想,让印度替代中国。说白了,美国打压中国,完全是出于自身利益。那些寄希望于美国打压中国,继而让印度替代中国的印度内部人士完全就是单方面的一厢情愿。
说到最后,萨克斯还不忘提醒一下印度政府,不应让自己被美国利用来对抗中国,而是要与中国发展良好的关系。因为无论是在绿色能源、数字技术,还是在人工智能或先进芯片方面,中国都可以成为印度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而选择与美国结盟来对抗中国,反而不会获得任何安全利益,甚至还会进一步损害印度自身的利益。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