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贵州茅台 探索“点绿成金” 助力“两山”转化

人民网 · 4 小时前
近年来,贵州茅台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推进“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不断厚植生态底色,探索出了一条以茅台酒为产品媒介,助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路径,以绿为底描绘了一幅高质量发展画卷。
筑牢生态屏障,激活绿色引擎
好山好水酿好酒,好酒出自好产区。茅台酒香飘世界,离不开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原产地和主产区的良好生态。茅台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围绕“水、土、气、微”持续构建完善生态系统,下大力气守住守好宝贵的绿水青山资源财富,将守护赤水河视为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绿色事业。
“水为酒之血”,酿好酒,需取好水、用好水。多年来,茅台累计捐资超4亿元,助力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对“取、供、用、排”开展全周期管理,全面实现制酒生产冷却水循环利用,丰富完善风冷、中水回用等节水举措,冷却水循环利用率超87%。开展“水足迹”测算,针对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废水处理等痛点、难点,探索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技术指南、运营规范及标准体系,为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输出“茅台方案”。
围绕土壤保护利用,持续优化本体层与空间层。本体层方面,构建茅台有机高粱基地无机元素指纹图谱库,开展植物群落生态系统研究与乡土植物保护;空间层方面,聚焦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绿色低碳、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持续优化“三生空间”布局,提高单位用地生态经济效益。
做好大气污染防治,降低生产生活碳排放。茅台对每一瓶产品的“碳足迹”和“水足迹”进行追踪,启动天然气锅炉低氮改造工程,持续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同时,扎实推进绿电100%转化应用、燃油车逐步退出厂区、办公绿色化,积极探索运用二氧化碳热泵、余热回收等技术,多措并举减少碳排放,全面改善空气质量。
深入保护微生态与自然生态。茅台探明不同季节区域自然生态所承载的各种微生物,全力维护酿酒微生物群落生长环境;构建流域小尺度生态环境承载评估模型,初步明确传统酿造产区白酒产能的合理容量,纳入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统筹考虑。
转化生态价值,赋能产业新篇
贵州茅台牢牢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核心要义及其价值内涵,以企业发展不断反哺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价值转化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动能”。
推动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茅台聚焦经济发展主责主业,依托赤水河流域产区优质水源、紫红泥、糯高粱等禀赋资源,持续推动生态资源转化为绿色、有机、生态产品。铸就“世界烈酒第一品牌”,2024年实现营收1871.9亿元,并引领行业发展,生态效益持续释放,以经济高质量发展生动书写践行“两山”理念的绿色实践。
此外,茅台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糟、废窖泥、废稻草等进行有效转化利用,形成“气、肥、饲料”等生态产品,持续深化“酒糟+”高附加值技术及产品研发,积极培育绿色、低碳、循环产业。
推动经济价值向生态价值转化。茅台始终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每年将营业收入的1.5%作为环保专项资金,用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开展“双碳”行动、实施节能减排,科学构建“135”绿色发展体系。同时,科学测算一瓶茅台酒的“碳足迹”和“水足迹”,明确重点环节,采取措施降碳减水。预计到2030年,每一瓶茅台酒全产业链的碳排放和水消耗将分别降低20%和30%以上。
推进绿色发展,共享生态红利
从战略高度出发,茅台将绿色低碳发展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一基地一标杆”“两山”“双碳”等相关一揽子方案,将绿色低碳发展方案细化为163项具体任务,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能得到有效落实。为科学评价企业绿色发展水平,茅台建立了生态环保“制度地图”,并构建了生态发展指数指标体系,从4个方面11个维度设立39项具体指标,全面涵盖企业发展的各个方面,为茅台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一系列严格而细致的举措,助力茅台在两年时间内,实现了明晟ESG评级结果从B级到A级的三级跃升,成为目前唯一获得A级评级的白酒企业。
茅台生在大山,注定就有如山一样的担当与责任。作为白酒行业头部企业,茅台依托“中国茅台·国之栋梁”公益品牌,牵头开展系列生态守护行动:联动云贵川三省开展义务植树,筑牢赤水河流域生态屏障;举办流域可持续发展论坛,汇聚政企学研各界智慧,为酒业与生态协同发展搭建交流平台;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持续推动流域生态保护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让“同饮一江水、共护母亲河”成为行业共识。
未来,茅台将持续深入推进产业带动和公益行动,依托赤水河生态公益基金,高标准建设流域原料基地,在环境治理、生态补偿、乡村全面振兴等方面持续发力,助力构建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生动局面,厚植生态底色、增添科技亮色、做足发展成色,为保护“美丽河湖”、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茅台力量。
数据来源:贵州茅台
原刊于《人民日报》(2025年08月15日 第 12 版)
1.png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人民网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