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张雪峰回应高考季赚了几亿:营业额≠利润,名下无房爱骑电驴​

商悟社 · 昨天 23:44
最近教育圈的 "顶流" 张雪峰又被推上热搜,"3 小时狂赚 2 亿"" 高考季入账几个亿 "的传言传得有鼻子有眼。面对这些炸眼球的数字,他在和新浪财经 CEO 邓庆旭的对话里,直接给大家上了堂商业课:" 懂行的都知道营业额不等于利润,再说我也没收到那么多钱。"
1.jpeg

这话倒是实在。就像小区门口的火锅店,看着每天排大队,流水挺吓人,但去掉房租、食材、人工,老板能揣进兜里的真没多少。张雪峰这行也一样,团队运营、内容研发、渠道推广哪样不花钱?光看表面数字就咋咋呼呼,确实有点外行。
这几年张雪峰火得发烫,家长圈里几乎无人不晓。他最牛的本事,就是把天书似的志愿填报规则,用唠嗑的方式说明白。多少家长对着招生章程犯愁时,都是靠他的直播理清思路。但人红是非多,有人骂他贩卖焦虑,有人说他收费太高,对此他现在看得挺开:"那些骂我的人,其实根本不了解自己。"
2.jpeg

更让人意外的是他的生活状态。"我名下连块砖都没有,不买房也不会开车",这话听着像吹牛,但他说在苏州每天骑电动车上下班,比开车还快。这画风跟咱们印象里的 "成功人士" 完全对不上 —— 按常理,他这级别怎么也该配个豪车车队吧?
这让我想起几位大佬的名场面。马云说 "对钱没兴趣" 时,撒贝宁憋笑的表情成了经典梗;宗庆后常年穿几十块的布鞋,被称作 "布鞋首富"。但这些年见多了 "人设崩塌":有的富豪台上说公益,台下搞猫腻;有的标榜简朴,背地里奢靡无度。看多了这些,大家难免犯嘀咕:张雪峰这话能信吗?
判断他的话真假,得看实在的。这几年他确实帮了不少人,家长们对着志愿表犯难时,是他把 "大类招生"" 专业级差 " 这些词翻译成人话。有家长说花几千块买他的服务,比自己瞎琢磨强多了,至少孩子没掉档。
当然他也不是没出过岔子,之前的 "预测卷错题" 事件就被骂惨了,但团队反应还算快,该道歉道歉该补救补救。做教育生意,口碑比啥都重要,这点他拎得清。
有人说他利用家长焦虑赚钱,这话也不全错。但换个角度想,焦虑本来就存在,能把焦虑转化成有用的信息,帮人做出选择,这事本身就有价值。就像医生靠专业知识解决病人的焦虑,难道能说医生在贩卖病痛?
3.jpeg

至于他说的简朴生活,信不信的咱们也没必要较真。毕竟比起住多大房子开什么车,更重要的是他提供的服务靠不靠谱。家长们掏腰包买的,是他帮孩子避坑的经验,只要这钱花得值,他自己爱骑电动车还是坐火箭,有啥关系?
说到底,张雪峰就是个把教育做成生意的普通人。他没装成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也没藏着掖着赚钱的心思。比起那些满嘴仁义道德的伪君子,这种明码标价提供服务的,反而更让人踏实。
最后想问句实在的:如果你家孩子要填志愿,会愿意为张雪峰的建议买单吗?觉得他是真性情还是玩套路?评论区聊聊呗。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商悟社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