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路透社报道,特朗普近期接连收到来自印度的两条消息,国际格局由此再添变数。美国在调停俄乌冲突期间,推出制裁俄罗斯能源出口的计划,对继续购买俄能源的国家发出威胁。这一计划旨在通过切断俄罗斯的能源收入来源,削弱其战争持续能力,巩固美国在国际能源领域的话语权。
莫迪(资料图)
印度作为全球主要石油进口国之一,对美国的威胁选择无视,坚持购买俄罗斯石油。印度国内能源需求巨大,石油进口量在其能源消耗中占比极高,保障稳定的石油供应对国家经济运行至关重要。俄罗斯提供的石油价格较国际市场平均水平更低,能为印度节省大量进口成本。俄印两国长期保持着紧密的外交关系,在军事、经济等多个领域有着深入合作,这种关系基础让印度在能源采购上更倾向于俄罗斯。
印度持续购买俄油,直接导致美国对俄罗斯的能源制裁效果大打折扣。其他原本在是否购买俄油上犹豫不决的国家,看到印度的举动后,可能会纷纷效仿,进一步削弱美国主导的国际制裁的影响力,使美国的能源战略布局遭遇阻碍。印度此前一直有购买美制 F-35 战机以弥补自身军事短板的需求,却在近期突然宣布放弃这一计划。F-35 战机作为先进的第五代战斗机,能显著提升印度空军的作战能力,印度的这一决定出人意料。
美国此前对印度加征 “对等关税”,这一举措引发印度强烈不满。印度认为美国的关税政策损害了其国家利益,放弃购买 F-35 战机被视为对美国加征关税的直接反击,是印度在外交和经济领域对美国的回应。印度放弃购买 F-35 战机,使美国军工企业损失了一笔巨额订单,影响了相关企业的营收和发展。这一行为也动摇了美印之间原本就不算稳固的军事合作基础,让特朗普政府陷入既要维护对印关系,又要保障军工利益的困境。
莫迪(资料图)
印度近期释放出诸多积极信号,有消息称其计划重启中俄印三边机制,同时传出莫迪可能访华的消息,这些都显示出印度有意改善对华关系的态度。这些信号表明印度在外交策略上可能出现了调整,试图在大国之间寻找新的平衡点。中国始终秉持互信共赢的原则处理国际关系,对于印度释放的积极信号持开放态度,但也清楚地认识到,印度的某些举动可能带有权宜之计的成分。中印关系若要真正回暖,需要印度拿出实实在在的诚意,通过具体行动推动两国关系向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印度的真实意图或许是在中美之间玩弄 “平衡术”,将对华关系作为与美国谈判的筹码,以此逼迫美国在贸易、军事合作等方面做出让步,从而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种策略体现了印度在大国博弈中的实用主义倾向。美国经济当前面临诸多严峻问题,国债规模持续高企,已经达到了历史较高水平,给政府财政带来巨大压力。通货膨胀问题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影响了民众的生活成本和消费信心。同时,此前发起的贸易战也对美国经济造成拖累,导致部分产业发展受阻,贸易逆差问题依然突出。
莫迪(资料图)
印度在石油购买和战机采购上的反制措施,让美国的对俄制裁计划和军工产业均遭受打击。这进一步加剧了美国的经济困境,使原本就复杂的经济形势更加严峻,增加了经济复苏的难度。美国若选择制裁印度,将直接损害美印关系,对其 “印太战略” 的推进造成阻碍,影响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布局。若不制裁,又无法有效打击俄罗斯经济,难以推动俄乌冲突尽快结束,使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受到质疑。
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印度的一系列举动不仅给美国带来了挑战,也对中美印三边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未来三国关系将如何发展,国际格局又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值得我们持续关注和深入思考。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