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611万人无缘本科!2025高考全国本科率统计,上海本科率达85%

史海流年 · 6 小时前
2025年全国高考录取工作日前基本结束,全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大数据相继出炉。众所周知,2025年全国高考总报名人数是1335万多人,比2024年下降了7万多人,这是十年中,高考报名人数首次出现下降的情况。
如果不计算高职单招单考的报名人数,普通类高考报名人数共有多少呢?我们结合官方公布的数据,对2025年全国高考内地31个各省、市、自治区本科录取情况,希望对家长们、网友们、老师们和考生们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从报名人数看,上海市共有6.3万余人报考,而本科录取人数达到了54000余人,录取率为85.71%,排名全国第一位,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北京市共有7.89万报考,而本科录取人数达到了54599人,录取率为69.20%,排名全国第二位。
1.jpeg

黑龙江省共有18.4万人报考,而本科录取人数达到了124540人,录取率为67.67%%,排名全国第三位。吉林省共有123575万报考人,而本科录取人数达到了82547人,录取率为66.80%,排名全国第四位。
天津市共有7.4万人报考,而本科录取人数达到47123人,录取率为63.75%,排名全国第五位。内蒙古自治区共有1.57万报考人,而本科录取人数达到了97596人,录取率为62.16%,排名全国第六位。
辽宁省共有20.5万人报考,其中本科录取人数达到了116918人,录取率为57.03%,排名全国第七位。浙江省共有31.5万人报考,其中,本科录取人数达到了171896人,录取率为54.57%,排名全国第八位。
2.jpeg

广西壮族自治区共有379601人报考,而本科录取人数达到了199973人,录取率为52.58%,排名全国第九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共有65897万报考人,而本科录取人数达到了34695人,录取率为52.75%,排名全国第十位。
2025年高考,本科录取率不足40%的省、市、自治区,共有10个。其中,河北省共有372000人报考,而本科录取人数达到了146121人,录取率为39.28%,排名全国第二十三位。
3.jpeg

湖北省共有528500人报考,而本科录取人数达到了200420人,录取率为37.92%,排名全国第二十四位。贵州省共有434000人报考,而本科录取人数达到了54599人,录取率为69.20%,排名全国第二十五位。
江西省共有646300人报考,而本科录取人数达到了239597人,录取率为37.07%,排名全国第二十六位。青海省共有59900人报考,而本科录取人数达到了21798人,录取率为36.39%,排名全国第二十七位。
4.png

云南省共有382400人报考,而本科录取人数达到了138764人,录取率为36.29%,排名全国第二十八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有232600人报考,而本科录取人数达到了76167人,录取率为32.75%,排名全国第二十九位。
湖南省共有732000人报考,而本科录取人数达到了238400人,录取率为32.57%,排名全国第三十位。安徽省共有675000人报考,而本科录取人数达到了218639人,录取率为32.39%,排名全国第三十一位。
5.jpeg

根据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共有10929957人2025年参加了普通类高考,共有2420043人参加了高职高考。被普通类本科录取的总人数为4816631人,普通类本科录取率为44.87%。这意味着6113326人无缘本科。
2025年高考本科录取率降至44.07%,611万考生无缘本科,这一现象是多重结构性矛盾叠加的结果,具体原因如下。
6.jpeg

一、人口基数与教育资源的矛盾
尽管全国高考报名人数首次下降至1335万,但人口大省的竞争强度未减反增。山东以74万报名人数、39.1% 的本科录取率成为"内卷"典型——69.2万实际考生中,超30万人被迫与本科失之交臂。这种困境源于教育资源的地理失衡:山东仅有3 所"双一流"高校,而河南、广东等省同样面临优质高校匮乏的问题。
数据显示,河南985录取率不足1.5%,山东211录取率仅3.5%,远低于北京、上海等教育高地。这种"考生多、名校少"的格局,使得人口大省的考生不得不在更高分段竞争有限名额,山东600分以上考生达2.5万人,较2024年激增2513人,高分段竞争进入白热化。
7.jpeg

二、高考改革的连锁反应
新高考政策的实施重塑了竞争逻辑。第五批改革省份全面推行"3+1+2"模式,选科组合达12种,要求学生提前规划职业方向,但农村学生因缺乏生涯教育支持,往往陷入被动选择。
山东推行的"物理化学捆绑"政策更使文科生处境艰难:90%以上理工类专业要求物理、化学必选,导致中医学等传统文科专业也将文科生拒之门外,大量500分以上考生被迫选择民办本科或专科。此外,公费生志愿扩容、艺术类招生改革等政策调整,进一步压缩了中低分段考生的上升空间。
8.jpeg

三、高考扩招政策的结构性局限
尽管北大、清华等高校宣布扩招,但整体规模有限。2025年"双一流"高校计划新增2万本科名额,仅占录取总数的0.34%,难以缓解整体压力。
更关键的是,扩招重点集中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前沿领域,传统专业招生规模缩减,导致文科生面临"专业荒"。例如四川大学2024年拟撤销31个本科专业,中央音乐学院暂停3个招考方向,加剧了学科供需失衡。


9.png

四、职业教育分流的认知落差
国家虽推动职业本科教育,但社会观念尚未根本转变。2025年职业本科招生规模需达高职的10%,但实际落地中,家长和学生仍将其视为"次优选择"。山东考生中,即便529分也只能就读民办本科,折射出对职业教育的隐性排斥。这种认知落差导致大量学生涌入普通高考赛道,进一步推高竞争强度。
10.jpeg

五、复读潮与政策的博弈
复读生群体的扩张形成"分数通胀"。2025年复读生占比预计突破20%,山东复读生平均提分71 分,却仍难以突破内卷漩涡。多地虽收紧公办高中复读政策,但民办机构的高价复读班加剧了教育不公平,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被迫承受更大竞争压力。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史海流年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