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没有中国命,得了俄国病?习惯了左右逢源的印度为何要硬刚美国?

静夜史 · 6 小时前
印度,一个一言难尽的国家。而这个一言难尽,主要体现在明明靠左右逢源活得滋润,却非要碰瓷中国,与美国展开了史诗般的硬刚,以证明自己的实力和价值。
众所周知,作为美俄的座上宾,印度自建国以来,一直深受美俄两个大国的喜爱。然而,当2022年俄乌冲突一触即发,美俄两国在俄乌冲突战场针锋相对,印度却放弃了左右逢源的国策,转而硬刚美国,并继续从俄罗斯进口石油,主打的就是和中国一样,要和美国狭路相逢勇者胜。印度之所以要这么做,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原因:
1.webp

一、历史羁绊:俄式烙印下的印度军事命脉

印度虽然在美俄之间左右逢源,但其内心对俄罗斯更加亲近一些。由于冷战时期苏联对印度几十年如一日的大力援助,印度身上除了咖喱,更散发着浓厚的俄式气息。比如,印军武器70%以上都是俄国造,如果和俄罗斯反目成仇,那么印度军事将首先瘫痪,让印度本就没有的军事优势更加雪上加霜,这是印度无法接受的。
1991年苏联解体后,印度与苏联的直系继承者俄罗斯建立了紧密的军事合作关系。俄罗斯向印度提供了大量先进武器装备,包括苏 - 30MKI 战斗机、S-400防空导弹系统等。这些武器不仅构成了印度军队的核心战斗力,还在维护印度国家安全和地区影响力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例如,S-400防空导弹系统的部署,大幅提升了印度的防空反导能力。
此外,印度在武器维护、升级和人员培训等方面也高度依赖俄罗斯。印度军队的武器装备大部分需要俄罗斯提供配件和技术支持。如果印度与俄罗斯对立,不仅现有武器系统的维护和升级将面临困难,新武器的采购和部署也将受到严重影响。这将直接削弱印度的军事实力,使其在地区安全格局中处于被动地位,尤其是被巴基斯坦全面碾压。
2.jpeg

二、利益驱动:倒卖俄油的暴利产业链

作为英国昔日的殖民地,印度也是精致利己主义者的典型,一直是见钱眼开的角色。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盟在美国的威逼利诱下,坚决与俄罗斯脱钩,打死不再进口俄罗斯的石油,于是印度看到了倒卖俄罗斯石油的商机。然后,在印度人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下,印度的俄油倒卖最终形成了一条成熟的产业链。
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石油因西方制裁价格大跌,然后印度趁机“抄底”,以远低于国际市场价的骨折价从俄罗斯进口了大量石油,然后印度将其加工成成品油后高价卖到能源紧张的欧洲,从中赚取巨额差价。据统计,2023到2024财年,印度靠转卖俄油相关产品大赚了超50亿美元,差不多能顶上印度小半年的国防采购预算。
印度的这种倒卖行为,让欧盟各国用上了原汁原味的高价俄罗斯石油,这不仅为印度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还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全球油价。印度石油行业人士表示,印度遵守了所有的国际制裁要求,通过购买俄罗斯石油稳定了油价,对全球经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建设性作用。然后,美国特朗普坚持认为印度的倒卖行为是在“牟取暴利”,然后威胁要对印度加征关税。
面对美国的威胁,印度一再表示自己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美国让其不再进口俄罗斯石油,可谓真正的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所以为了保住这一重要的经济来源,印度绝对不认可美国的无耻做法。
3.jpeg

三、政治博弈:大选后的生存之道

虽然和伊朗等某些国家将反美作为维护地位的手段不同,但印度反美,本质上也是要生存。
在2024年大选中,印度人民党仅取得543席中的240席,只能依赖盟党取得过半席位。在这一背景下,莫迪政府更不敢在农产品和乳制品上让步,因为这不仅将动摇其选民基础,还将受到反对党的围攻。
印度农业依然以小农经济为主,大量农民依靠农业生产维持生活。如果印度放开进口质优价廉的国外农产品,将对其农业和农民造成毁灭性打击,尤其是在印度南部以农业为主的地区。莫迪政府深知这一点,因此在与美国的贸易谈判中,始终不愿在农业和乳业关税优惠问题上做出过多让步。
此外,莫迪政府还面临着来自反对党的压力。反对党联盟在大选中表现强劲,对莫迪政府的政策提出了诸多批评。如果莫迪政府在农产品和乳制品问题上向美国妥协,反对党将借机对其进行攻击,进一步削弱其政治地位。
在此背景下,莫迪呼吁民众购买本土产品,以在全球不确定性加剧之际减轻印度经济所受冲击。他在印度北方邦城市瓦拉纳西的一个集会上发表讲话时说:“世界经济正面临诸多忧患,形势不太稳定。现在,无论我们买什么,标准应该只有一个:买那些由印度人挥洒辛勤汗水制造出来的产品。” 莫迪表示,印度政府的首要任务包括保障农民福利、保护小型产业等。
4.jpeg

四、大国幻梦:硬刚美国的国际地位诉求

和中国依靠自强不息的奋斗最终走向强大不同,印度的强大,靠的是长袖善舞的外交。只是,没有强大国力的支撑,再聪明的外交手段,也不过是自欺欺人。
作为所谓有声有色的大国,印度一直是美俄两国争相扶持的存在,目的就是掣肘中国的发展。然而一场印巴空战,让印度灰头土脸,只能靠所谓的宣讲团自欺欺人,国际地位可谓一落千丈。这也是美国对印度不屑一顾并最终砸下关税大棒的直接原因。
在印巴空战中,印度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其国际形象受到了严重损害。此后,印度试图通过外交手段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但效果有限。美国对印度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不再像过去那样重视印度在“印太战略”中的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左右逢源已经失去了基础,投靠美国则会沦为美国的韭菜,彻底与所谓的有声有色告别。对于莫迪政府而言,只有像中国一样选择硬刚,才能在国际上找回点存在感。只有将自己和俄罗斯深度捆绑,才能得到俄罗斯的支持,这比特朗普的恐吓要实惠得多。
印度认为,通过硬刚美国,其可以在国际舞台上展示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提升自己的大国形象。此外,印度还希望通过与俄罗斯的合作,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尤其是在涉及自身利益的问题上。
5.jpeg

五、现实困境:没有中国命,却得俄国病

在静夜史看来,印度的选择无可厚非。只是,印度国内的种姓制度等顽疾不除,工业化不系统推进,紧靠所谓的外交层面长袖善舞,印度注定摆脱不了棋子的尴尬设定。
虽然建国之初,印度在法律上就废除了种姓制度,但印度国内的种姓制度依然根深蒂固,严重影响了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低种姓人群在就业、教育和收入等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歧视,限制了他们的发展机会,也制约了印度整体经济的增长。此外,因为始终无法推动土地改革,印度的工业化进程停滞不前,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不足两成,“有增长无就业” 的问题始终困扰印度。
可以说与中国相比,印度在经济实力、科技水平、产业链完整性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距。中国在应对美国贸易压力时,采取了对等反制、扩大内需、推动产业升级等一系列措施,有效缓解了外部压力。而印度由于自身实力不足,在面对美国的关税威胁时,只能采取一些姿态性的反制措施,实际效果极其有限。
此外,印度在能源进口多元化方面也面临着挑战。虽然印度增加了从美国、加拿大、西非等地的石油进口,但俄罗斯仍占其进口量的35%-40%。短期内,印度难以完全摆脱对俄罗斯石油的依赖,这都决定了印度不敢和俄罗斯反目成仇,只敢在表面上对美国喊打喊杀。
6.jpeg

结语

可以说,印度硬刚美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历史羁绊、经济利益、政治博弈和国际地位诉求等因素,促使印度在无法继续左右逢源后,只能选择与俄罗斯合作,而不是向美国妥协。然而,印度国内的种姓制度、工业化不足等问题,以及与中国在实力上的差距,使其在硬刚美国的道路上面临着诸多困境。印度能否真正实现大国崛起,还需要在解决国内问题、提升自身实力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只有这样,印度才能摆脱棋子的尴尬设定,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只是,印度上下从来没有自我革命的决心和勇气,而中美俄等大国也不会给印度脱胎换骨的时间。
7.jpeg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静夜史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