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安理会那场辩论,本来是为了谈多边主义和和平解决争端,结果美国代表突然把矛头指向南海,指责中国不遵守国际规则。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没让步,直接用事实回击,点出美国自身问题,让人觉得这不光是外交博弈,还牵扯到谁在真正维护国际秩序,谁又在借题发挥。
傅聪的回应基于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主张,这些主张有历史和法理依据,中国不接受2016年那份仲裁裁决,因为它忽略了中菲双边共识和中国根据公约的排除声明。
美国代表谢伊在发言中强调中国必须履行公约义务,但美国自己到现在都没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这让他们的指责显得站不住脚。傅聪直指这种双重标准,美国常常以公约守护者自居,却对别国指手画脚,这何其讽刺。
美国在南海的动作这些年越来越频繁,从2017年起,美海军开展了近50次所谓航行自由行动,特朗普时期就有28到30次,拜登时期又加了16次。
2020年,美军侦察机在南海的飞行次数超过一千架次,2023年和2024年也各约一千架次。这些行动往往靠近中国领海或军演区。
傅聪在安理会强调,美国这些军事活动不是单纯的航行自由,而是情报收集和干扰,损害了地区互信。
南海航行自由本来没问题,问题出在美国借此名义加强军事存在,在菲律宾新增基地,部署堤丰导弹系统和雷达站,还拉着日本、澳大利亚搞联合演习。这些举动违反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关于克制和不搞军事升级的原则。
中国在南海的立场一直稳扎稳打,强调通过谈判解决争议,与东盟国家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相比之下,美国的干预更多是为了地缘政治利益,一方面遏制中国发展,另一方面推动军售,比如向菲律宾推销F-16战机,顺便绑牢盟友关系。
南海作为全球重要贸易通道,美国想确保控制权,这背后的逻辑是霸权思维,而不是什么公正规则。傅聪的回击让国际社会看到,美国一边喊着国际法,一边把规则当工具,用得顺手就拿,不顺就扔。
这种做法不只限于南海,美国在其他议题上也常对中国施压,比如人权牌,从香港到新疆,再到网络问题,试图把中国塑造成负面形象。
事件两天后,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美国又提起新疆议题,指责中国侵犯人权。中国副代表耿爽回击,列出新疆的稳定和发展事实,反问美国自家的人权记录。耿爽强调,中国邀请联合国官员访疆,美方却散布不实信息。
紧接着7月25日,安理会讨论俄乌冲突,美国甩锅中国,说中国支持俄罗斯。耿爽回应,中国提出十二点政治解决立场,推动外交斡旋,特使访问基辅、莫斯科和布鲁塞尔,而美国一边送武器加剧冲突,一边指责别人。这种连续抹黑,显然是精心策划的政治操作。
2016年仲裁案本身就有争议,菲律宾在美支持下发起,绕过中菲共识,时任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快速表态支持,否定中国历史权利。
中国根据公约第298条声明,不接受强制仲裁,这点国际法上是站得住的。傅聪在安理会重申,中国不接受这种非法裁决,这不是拒绝规则,而是维护正当权益。
美国未加入公约却充当执法者,这让他们的道德优越感露了馅。国际社会眼睛亮着,谁在为和平奔走,谁在煽风点火,一清二楚。
事件后,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重申南海立场,呼吁美国停止挑衅。耿爽在后续发言中强调,中国为乌克兰和平努力,美方该自省。
外交场上没有永久朋友,只有永恒利益,但总得有人站出来说实话,让规则公平点。
参考资料
外媒关注:中美在联合国就南海议题交锋 新华社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