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路透社在8月4日发出报道,印度与菲律宾两国宣告,自8月3日起在南海区域展开联合训练。这次军事演习是印度和菲律宾两个国家历史上的第一次。
印度将它的军事力量。。。伸入了中国南海?
事情发生时,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正在出访印度。小马科斯公开说,菲律宾和印度之后要加深海上的联络,还要加强国防领域和农业方面的合作。
中国的南部战区在同一天,也在南海进行了海上巡航。
这个行动针对谁?答案不需要说明。
南部战区发言人直接指出,菲律宾拉拢别的国家来南海制造混乱,是在破坏地区的和平环境。
菲律宾方面却说。。。“没有遇到任何意外事件”。这的确是事实,中国海军执行的是监视任务。如果真的发生了意外—那后果就难以预料了。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也对此表态,他的话语暗示印度不应该介入南海的争议。印度更不应该挑动对抗,让这个地区的局势变得更紧张。
在这次军事演习之前发生了什么事?
美国总统特朗普向印度发出了警告。中国也对印度发出了警告。这是三十多年来,中美两个国家第一次相继对印度提出警告。
为什么会这样?
一段时间以来,特朗普不断地向莫迪施加压力。他使用“警告”和“羞辱”这样的词语,把印度说得好像什么都不是。
他有两个目的。
第一个,是关于美印之间的贸易。特朗普要逼迫莫迪,让印度在贸易问题上对美国做出退让。
美印双方为了贸易问题,已经谈了很多轮了。分歧的核心在于,莫迪不同意对美国彻底开放印度的市场。日本、韩国、欧洲这些美国的盟友,都已经对美国开放了市场。
特朗普很生气。
他本来觉得印度会顶不住压力,没想到莫。。。迪表现得很强硬。特朗普立刻就在社交媒体上,对着印度发表了不满的言论。
第二个目的,特朗普想让印度停止和俄罗斯的石油合作。
看一看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的内容。。。他主要说的就是印度和俄罗斯的石油贸易。
很多专家分析认为,特朗普不让印度买俄罗斯的石油,是想切断俄罗斯的经济收入。没有了钱,俄罗斯的战争就很难继续下去。
印度在石油问题上,也坚决不同意退让。
印度和俄罗斯的贸易已经有很多年了。印度能用很少的钱从俄罗斯买到石油,这对印度的经济发展有好处。让印度现在就停止,印度说自己办不到。
特朗普想一次达成两个目标,结果。。。两个目标都没有实现。
面对特朗普的这种压力,印度的官员们怎么想的?
一些印度官员呼吁,印度政府应该和中国进行合作。
《观察者网》在7月31日引用了一篇报道,里面一位印度的高级官员说:
“现在印度不能再回避中国了”
他还坦白说:
“事实上,中国制造帮助了我们很多,我们必须和中国企业合作。”
还有另外的印度官员也建议,印度政府可以一步一步地,允许印度企业和中国的企业进行合作。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信号。
印度真的想和中国合作吗?
如果印度真的带着诚意来,中国当然是欢迎的。加强和中国的合作,对印度本身就是一件好事。这也能帮助印度减少因美国征收关税而带来的经济损失。
可是,莫迪政府的态度—似乎并不那么清晰。
嘴上说着要和中国合作,行动上却和菲律宾海军一起,在中国的南海举行了军事演习。
这种做法,似乎是在讨好美国。
印度可能是想通过这个军事演习告诉美国:印度在美国的“印太战略”里面很重要!希望用这个来换取特朗普在贸易问题上做出让步。
印度政府好像想错了。
在特朗普“美国优先”的政策面前,似乎没有什么“盟友”。。。只有“敌人”。在印太战略上,印度是盟友;在关税问题上,印度就是特朗普的“敌人”。
美国对日本、韩国这些老牌盟友都没有让步,印度又有什么样的资本,能让美国为它破例呢?
讨好美国没有成功,还把中国给得罪了。这让莫迪的处境变得十分尴尬。
现在怎么办?
如果同意美国的要求,开放印度的市场,那印度的农业会受到巨大的打击。印度农民的数量,占了印度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对美国让步,印度国内可能就要乱了。
可是不让步,印度又找不到能让特朗普改变主意的办法。
面对中国,莫迪的态度也摇摆不定。
就在最近两个月,中印高层的领导—比如中印外长、中印防长—刚刚见过面。中印的关系好不容易有了一些回暖的迹象。
现在印度介入南海问题,两国关系必然会再次变冷。
莫迪总理还在试图在两国之间寻找平衡点。这种不确定的策略,对印度人民来说,可能不是一件好事。
中国和印度是邻居,这个事实谁也改变不了。和邻居把关系处好,是印度必须要做的事情。
带着诚意和中国合作,中国也会用最大的诚意回应。中国不会像美国那样,对印度征收高额的关税。
莫迪总理或许应该看清楚这个现实。不要总是想着去讨好美国,更不应该跟着美国来挑衅中国。
那样的路。。。走不通。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