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制造业开始从东南亚的回流?出海策略的重新调整

陆洋 · 昨天 09:25
在美国对多国加税后,从中国转移出去的许多制造商开始重新考虑把生产迁往中国。
2018年以来,在中美贸易战、疫情等一系列冲击下,很多制造商将生产线转移到东南亚。最新的贸易谈判结果,美国已经大幅削减对中国加征的关税,同时东南亚其他地区的国家也被加增了10%~40%不等的关税,这侵蚀了制造商的利润空间,也削弱了他们将产能迁出中国的投资动力。
把产能迁出中国对于制造商并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因为成本非常高,不管是在劳动力、关税、土地的获取,还是文化的适应度方面都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若不是被迫出走,企业不会轻易转向。
中国良好的基础设施、完备物流体系、高素质的劳动力、以及全产业链的优势都是其他国家难以企及的。转移出去的产能,也往往是牺牲了效率、灵活性和便利性。当转移出去付出的成本,并没有转化成更好的利润空间,那么制造企业的回流,是可以期待的。很多转移到东南亚的企业,是因为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接近中国,文化也更具有共通性,若在东南亚收益有限,再转移到更遥远的新市场,前期成本和风险会更高。
企业的生产布局和重新调整,都需要时间,需要产供应链的顺畅才能有利润的空间。因为整个国际环境变得更加动荡,长期的,能有稳定增长的海外布局变得更加艰难,需要更多地考虑风险,因此做3-5年较为短期的布局更为合理。
东南亚的制造业出海,会面临新的调整,会有企业回流。当然,这并不能否认企业出海的重要性。中国实现建设贸易强国的目标,走向全球是必然。
1.jpeg



2.jpeg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陆洋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