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输懵了?被歼-10CE击败后,印度准备再花200亿美元买114架阵风?

军武次位面 · 昨天 16:51
【军武次位面】作者:乐乐
印巴空战结束整整三个月后,大家没等来印度空军奋发图强,购入F-35A或者苏-57的消息,当场战败的“阵风”,反而收获了更多的订单——近日,“Defence Security Asia”网站和一些欧美信息源,纷纷报道印度准备斥资超过200亿美元,大手笔采购114架“阵风”的重磅消息,舆论为之哗然。
1.png

▲114架“阵风”是笔大生意
在歼-10CE干脆利落地击败“阵风”,巴基斯坦甚至还想采购歼-35E的情况下,印度的做法看起来极为不理智。但认真剖析就会发现印度并没有瞎搞,恰恰相反,这次印度空军是真的被打疼了,在非常用心地解决办法,至于结果如何那是另一回事。站在印度空军的角度,“五.七”空战失利损失三架“阵风”的主要原因,是没有预料到霹雳-15E高达180千米的射程,同时体系建制比较混乱,在巴基斯坦电子战机的干扰下,彼此失去联络,无法共享信息。而在随后的反击中,“阵风”搭载的法制“斯卡普-EG”表现出色,突防率比“布拉莫斯”强得多。
2.jpeg

▲印度空军认为“阵风”是输在没意料到霹雳-15E这么强
此外,印度装备的米格-21实在坚持不下去了,准备在今年下半年退役,其空军战斗机中队数量,将在目前31个中队的基础上进一步下滑(印度议会的要求是42个中队)。因此,印度空军这次采购114架“阵风”,一方面是继承早年“中型战斗机采购”计划,填补米格-21的退役空缺,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对其国产“光辉”的不信任。短期战术目标是凭借“流星”(出于成本和战术考量,印度至今仍未引进“流星”,“阵风”在三个月前出战时,挂载的空空导弹是“米卡”)和“斯卡普-EG”,与巴基斯坦对抗。长期规划是想“借鸡生蛋”,以“阵风”为引子,开启国产空中作战进程,并转向欧美空战体系。
3.jpeg

▲印度的米格-21实在是坚持不住了
在“五.七”空战之前,“阵风”虽然是印度手里最先进的战斗机,但多达260架现役苏-30MKI,意味着印度空军仍然以俄制空战体系为核心。“五.七”空战结果和苏-57的没落,都证明了这套体系的失败,印度空军想和背倚中航工业的巴基斯坦空军对抗,向欧美空战体系靠拢是唯一选择。这也就是之前我们提到,印度或许会先采购苏-57,但最终一定会买F-35的原因——后者是全球唯一能比肩歼-35,且印度可以采购的存在。同时,巴基斯坦融诸多中制装备为一体后,表现出来的强大战斗力,也使得印度空军意识到,之前的多元化发展已经不合时宜,两者结合在一起,就是现在看到的场景。
4.jpeg

▲苏-30MKI后面大规模升级未必还会指望俄罗斯
“Defence Security Asia”网站认为,印度是想凭借这笔大单,迫使法国交出源代码,彻底掌握“阵风”,完成与印度国产机载武器(包括引进俄罗斯R-37M技术,号称射程高达300千米的“阿斯特拉”MK3)的整合,而不是任何幅度的升级、改造,都需要获得法国许可。在理想情况下,印度航空工业能借此掌握四代半战机的整套核心技术,并以其为基础,打造完全属于印度控制的作战体系,并为印度国产五代机奠定技术基础。
5.jpeg

▲说到底,印度想完全掌握“阵风”
不过,这个看似完美的规划,目前有一个比较大的麻烦——法国不同意提供源代码。一方面,法国至今未对任何国家提供“阵风”源代码,一旦对印度破例,很有可能引发其他买家的全面响应。另一方面,一旦源代码泄露,很容易招致网络攻击、技术流失和逆向仿制,而且由印度主导的第三方改造,也很容易危害“阵风”安全,进而影响到口碑。目前双方谈判已经陷入僵局,但法国最后屈服的概率比较大。因为随着歼-35量产,全球步入五代机已经是大势所趋,印度114架订单至关重要,法国顶多是技术上留几手。
6.jpeg

▲五代机越来越多,“阵风”的好日子快结束了
当印度已经明确向欧美靠拢,俄罗斯苏-57就不太可能获得印度订单,这是技术衰落导致失去关键市场的典型例子,非人力可以扭转。而印度这份雄心勃勃的规划,最大的问题其实出在印度航空工业身上。一个完全由印度斯坦航空垄断的落后机制,加上历时四十年造就“光辉”的成绩,就算真拿到“阵风”的组装技术和源代码,又能吸收多少呢?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军武次位面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