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2025高考6大变动!分数涨了、批次没了,考生咋应对?

孟欧琪 · 19 小时前
2025年高考已落下帷幕,这届考生经历的改革调整比往年都密集。从分数计算到志愿填报,几乎每个环节都有新变化。最近和几个刚结束报考的家长聊,发现大家讨论最多的还是这些变动带来的实际影响,有人觉得更公平,也有人吐槽“难度翻倍”。
1.jpeg

有考生说:“查分那天看到总分比模考高30分,还以为发挥超常,后来才知道全省都这样,赋分制把分数整体拉高了。”这种“虚高”让不少人一开始慌了神,毕竟往年的分数线参考价值变低了。
2.jpeg

家长群里争议最大的是批次合并。有家长吐槽:“以前一本二本分开填,就算一本滑了还有二本托底,现在本科批就一次机会,孩子考了500多分,填志愿时手都抖,生怕滑档直接去专科。”
3.jpeg

选了物化组合的学生反而觉得轻松。一个理科生说:“班里选物化的同学,报志愿时明显感觉名额比去年多。我同桌成绩中等,最后压线进了师范大学的化学专业,放去年根本没机会。”
志愿数量增加也让不少人头疼。有个甘肃考生说:“老高考时填12个学校就行,今年要填80个专业组,每个组选科要求还不一样,光整理表格就熬了两个通宵,最后还是漏看了一个专业组的选科限制。”
刚考完的学生对考试时间变化感触深。“考3天真的比考2天累多了,最后一天下午考英语时,脑子都转不动了。”有学生说,考前要是按3天节奏调整作息,可能发挥会更好。
4.jpeg

其实分数上涨是赋分制的必然结果。新高考里,选考科目按排名赋分,比如化学考80分,若排名前10%可能赋到90分,总分自然拉高。但录取时看的还是位次,去年某省物理类600分排2万名,今年620分可能还是2万名,家长别被分数绝对值迷惑,参考往年位次更靠谱。
批次合并后,“冲稳保”策略得更精细。去年某试点省份数据显示,本科批滑档率比往年高8%,很多人就是没留足“保”的志愿。建议按“冲30%、稳40%、保30%”分配,每个专业组都要查近3年录取位次,别只看去年的。
物化组合吃香是政策导向。国务院2024年9月发文明确扩大理工农医招生,2025年这类专业招生计划比上年增了12%。想报计算机、临床医学的学生,选科时就得把物理化学都选上,不然连填报资格都没有。
5.jpeg

志愿数量多但有规律可循。可以按“城市+专业”分类整理,比如想报上海的金融专业,就把所有上海高校的金融专业组列出来,标注选科要求和去年最低位次,这样能筛掉一半无效选项。某教育机构调研显示,提前做分类表的考生,填报效率比没做的高40%。
考试时间3天要提前适应。参考已实施新高考省份的安排,一般6月7日考语数,8日考选考科目,9日考剩余科目。考前半个月按这个时间模拟,比如每天下午3点做英语卷,让大脑在对应时段保持活跃,避免考试时犯困。
这些改革说到底是为了更科学地选拔人才,但对考生和家长来说,提前了解规则才能少走弯路。你们觉得2025年高考改革里,哪个变化影响最大?填志愿时有没有总结出什么实用技巧?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孟欧琪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