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杯第三名的成绩像一盆冷水,浇醒了对中国女篮盲目乐观的人。世界杯预选赛近在眼前,宫鲁鸣的用人策略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质疑。李缘和张茹的持续低迷,与王思雨、刘禹彤等球员的爆发形成鲜明对比。这支曾经的世界亚军队伍,如今站在了战术革新的十字路口。
李缘的首发位置已成争议焦点。五场亚洲杯比赛,68分钟的出场时间仅换来8分入账,21%的命中率配上4投0中的三分球,这样的数据放在任何国际赛场都难以服众。更致命的是她作为控卫的组织能力退化,场均2.8次助攻甚至不及替补王思雨单场8次的表现。对阵韩国队时,王思雨用16分钟砍下19+7+7的全能数据,将李缘按在板凳席上的场景,像极了"鸠占鹊巢"的现实演绎。
张茹的困境同样触目惊心。被寄予厚望的防守专家在半决赛遭遇滑铁卢,面对日本队的快速突破,她1米86的身高在大前锋位置上形同虚设。4投1中得2分的进攻表现,与其说是状态起伏,不如说是技术短板的集中爆发。宫鲁鸣坚持让她改打内线的实验,最终酿成篮板失控的苦果。
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新生代的崛起。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刘禹彤用吨位优势碾碎日韩防线,田媛媛的外线冷箭屡建奇功,陈玉婕更是在决赛对美国队时打出19分3抢断的惊艳表现。李笋南教练为她们量身定制的战术体系,证明了中国女篮完全具备多点开花的潜力。
李梦的9号球衣仍悬挂在更衣室,这个细节暴露了教练组的矛盾心态。保留球衣意味着认可其价值,弃用核心又显示重建决心。宫鲁鸣嘴上说着"李缘是未来核心",实战却不得不依赖王思雨救场。这种言行不一的背后,是传统培养模式与竞技现实的激烈碰撞。
技术统计揭示残酷真相:当李缘在场时,球队进攻效率下降14个百分点。张茹改打大前锋的时段,篮板保护率暴跌至52%。反观大学生联队的数据,刘禹彤的内线牵制能为外线创造42%的空位机会,田媛媛的三分命中率维持在惊人的39%。这些数字像照妖镜,照出了阵容选择的荒谬。
国际篮坛的竞争格局正在剧变。美国女篮完成新老交替,法国队归化球员效果显著,日本队的快攻体系越发成熟。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女篮若继续迷信"防守至上"的旧理念,无异于刻舟求剑。郑薇时代"谁行谁上"的选拔标准,或许才是保住世界排名的关键。
距离预选赛只剩八个月,宫鲁鸣面临执教生涯最大挑战。是继续押宝嫡系球员,还是大胆启用新生力量?王思雨28岁的黄金年龄不该浪费在替补席,陈玉婕的突破分球能力正是破解联防的利器。当打之年的李梦更不该缺席关键战役,她的国际大赛经验价值连城。
中国女篮的更新换代从来不是请客吃饭。2002年世锦赛,宫鲁鸣自己就是力排众议启用苗立杰的革新者。二十年后,当68岁的他变成保守派,历史仿佛开了个辛辣的玩笑。球员通道里,刘禹彤们加练的脚步声响彻场馆,这些渴望证明自己的年轻人,正在用汗水书写新的可能。
世界杯预选赛的倒计时已经启动。是延续亚洲杯的颓势,还是重现2018年亚运会的辉煌?答案藏在宫鲁鸣的笔记本里,更藏在训练馆地板上那些新鲜的汗渍中。当新老交替的阵痛遇上成绩压力,中国女篮需要的不是温吞水的改良,而是一场刮骨疗毒式的变革。
李缘还在练习她的急停跳投,张茹加练着底线穿插。但国际赛场不会等待慢热者,世界排名更不相信眼泪。那些大学生球员在世运会领奖台上的笑容,或许正是中国女篮破茧重生的第一道曙光。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