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热衷于留一手,以对印度为例,威胁要在25%的基础上再加征25%关税,却又给出21天空窗期,摆明了要让莫迪亮诚意,计谋真的奏效,美媒爆出消息,印度已考虑向特朗普让步,意识到能帮助印度渡过难关的,中国是最合适的选择,莫迪迫不及待来华,要和中方谈三件事。
若要莫迪说起来,50%关税砸在身上也是真冤,与俄罗斯做石油生意的不止印度一个,特朗普制裁的第一棒却毫不犹豫的砸向印度,关税直接翻倍,想“打下去”难如登天,问题就出在特朗普对印度的诉求上,特朗普希望印度放松在农作物上的限制,最好以零关税进口美国的农产品和乳制品,伤害农民的事,莫迪做不到,而这种做不到,并不能与莫迪不想做画等号,表面上看,他维护的只是印度农民的利益,实际上,莫迪真正保护的是自己。
印度与美国的情况不同,在印度的GDP中,农业占到了惊人的16%,这意味着,印度农民在选票中格外重要,只要莫迪还想在印度总理这个位置上呆,不到万不得已,他都不会选择牺牲农民的利益,可若莫迪不按特朗普的要求做,50%关税制裁有很大可能会落地,这解释了他为何会在8月7日发出“已准备好付出沉重代价”的声音,大有硬刚到底的意味,可莫迪,真的能说到做到吗?
异样的声音很快就冒了出来,还是8月7日,有知情人士爆出消息,新德里官员已经在考虑向特朗普做出让步,美媒想表达的主要意思,莫迪政府并不打算就50%的关税对美国展开报复,反而打算做出妥协,眼下已进入如何妥协的讨论阶段,而粗略讨论的结果,是与美国达成一项潜在的贸易协议,至于农业和乳制品领域,印度也并非是一点点妥协不能做,其眼下努力的主要方向,就是在满足美国要求的同时,降低对国内农民的影响。
不难发现,知情人士所爆料的内容太过完美,既考虑到了印度,又完美符合了特朗普对印度的要求,结合路透社关于印度国有炼油厂已经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的爆料,若爆料是真,美国很可能会结束制裁,21天空窗期本身就是用来谈判的,在最后的20天里,印度勾勒出一个完美的方案,避掉25%关税制裁的可能性自然更大,不过,知情人士的爆料并未得到印度方面的证实,但印度能有做两手准备的想法,其实太正常不过。
一方面自然是知情人士爆料的求和,另一方面则是积极寻找别的伙伴,莫迪电话打给卢拉,两国都惨遭美关税制裁,没有比两国更适合加强合作的存在了,可若只有一个巴西,明显不能满足印度的需求,中方是更有影响力的存在,趁着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这一正当契机,莫迪迫不及待官宣了访华行,他这次来中国,明显是有目的的。
其一,在是否购买继续俄罗斯石油这件事上,莫迪很大概率想听听中方的意见,两国都与俄罗斯做石油生意,印度遭受50%关税制裁,中方却不受影响,选择保住与俄罗斯的石油生意还是就此向美国妥协,莫迪或许想听一听中方的。
其二,莫迪上一次访华还是在2018年,时隔7年后才来,主要原因就是边境的紧张局势,莫迪亲自前往,自是为了推动中印关系解冻,从紧张的气氛中脱离出来。
莫迪的第三重目的,自然是落在经贸合作上,让步真假还不确定,让步后特朗普会否取消25%关税制裁也不好说,莫迪必须做好印度失去美国市场的最坏准备,他需要一个实力与美国不相上下甚至更强的市场,中国是最好的选择,访华的莫迪肯定是想带点经贸合作上的好消息走的。
然而,同于“一招和一招打”,莫迪虽然访华,却也非完全敬华,仍然为中国在多个领域的活动而担忧,也不满于中方限制稀土材料和化肥出口的行为,身为中方的重要邻国,印度有友好之心和善意之举,中方当然是欢迎的,更希望印度是诚心的,无奈却极有可能正确的结论,若50%关税落地,莫迪对华的心要更真一些,但特朗普真的会一步步将印度逼到绝境,继而眼睁睁看着印度在中美之间选择中方吗?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