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中国的高考越来越难了吗?

耙耙柑 · 6 小时前
2025年高考刚结束,#数学考完学生集体崩溃#就冲上热搜,上海某重点高中学生对着镜头哽咽说“三年刷的题全白费”,教育考试院公布的分数却显示700分以上人数比去年暴涨40%。
高考究竟是要选拔天才还是逼疯考生?
1.jpeg

这场考试正在变成命题组和辅导机构的军备竞赛。
打开今年数学最后两道大题,乍看确实像造火箭说明书。
但海淀区某重点中学特级教师晒出解题过程:用换元法和二次函数图像就能拆解所谓的“大学知识点”。
江苏考生家长晒出孩子错题本,五道压轴题里有三道都是老师课上讲过的变形题。
所谓超纲,更像是培训机构制造的焦虑——毕竟每年卖得最火的永远是“高考必考大学知识”密卷。
文言文比重这事吵了十年,但翻翻人教版语文课本,《鸿门宴》《陈情表》哪个不是要求全文背诵?
北京四中语文组组长直接甩出数据:近五年高考文言文平均得分率62%,比现代文阅读还高3个百分点。
真正的问题出在速成班只会教答题模板,连《岳阳楼记》都没读透的学生自然觉得《盐铁论》是天书。
2.jpeg

最魔幻的还是分数通胀。
广东某地级市重点班全班45人数学140分以上,班主任却说“今年卷子简单得心慌”。
查查北京教育考试院数据,语文作文满分人数从2020年的17人暴增到今年的89人。
阅卷组内部人员私下吐槽:“满分作文标准已经降到主题明确、语句通顺,再严下去全省都找不出零分卷了。”
上海作文题“专转传”被骂上热搜第二天,命题组成员在学术论坛发声:这题灵感来自钱学森谈技术转化。
可考生哪知道钱老说过什么?
重点中学学生能请教授开小灶拆解题眼,普通学生只能对着三个字发呆。
当高考作文变成哲学思辨现场,最得意的怕是那些收费8888元的押题班。
3.jpeg

看看衡水中学新出的喜报就知道问题在哪:全校3000考生数学平均分138,但最后两道大题正确率不足15%。
这所超级中学的杀手锏是把高中知识压缩到两年学完,第三年纯粹训练做题速度。
当秒杀小题成为生存技能,哪还有时间琢磨数学思维?
就像某竞赛生说的:“现在高考拼的不是会不会,而是快不快。”
日本国立教育研究所去年就预警过中国高考的蘑菇云分布现象。
他们的跟踪调查显示,中国顶尖高校新生中,通过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在创新能力测试上的表现,反而比高考状元高出20%。
当满分作文可以批量生产,当数学满分靠的是肌肉记忆,这场考试筛选出的可能只是最优秀的做题机器。
教育部某退休官员酒局上说漏嘴:现在命题组里搞素质教育派和传统派天天吵架。
4.jpeg

前者坚持要考出核心素养,后者拿着十几年的数据说降低难度才能保公平。
结果就是每年都搞出几个“创新题”当门面,其他题拼命放水找平衡。
最后遭罪的还是中等生,冲不上高分段又怕简单题失误。
山东某贫困县高中老师透露,全校最聪明的学生今年考砸了:平时能解竞赛题的他因为步骤太简略被扣分,反倒是死记硬背的学生靠格式工整拿了高分。
高考要真变成书写工整大赛,不如直接考硬笔书法。
那些吐槽美国数学战争的人怕是忘了,我们的理科状元连微积分都没见过,全靠泰勒公式的盗版口诀打天下。
广东家长群里疯传的段子最扎心:十年前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现在变成全体考生走钢丝。
重点中学能雇杂技教练特训,普通学生只能祈祷别来阵风。
当教育军备竞赛连降落伞都变成违禁品,谁敢承认我们建的不是人才选拔系统,而是新时代的斗兽场?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耙耙柑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