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先不谈正史,来聊聊演义。
众所周知,除去吕布与五虎将,袁绍麾下的颜良和文丑,武力值也极为惊人。
由于两人未曾有过正面较量,故而很难直接断言谁更为厉害。
颜良的武力展现
让我们瞧瞧颜良的一对一战斗记录。
宋宪和魏续这两位吕布麾下的猛将,分别在三个回合和一个回合内就被击杀了。
尽管宋宪和魏续武艺并非十分高强,但颜良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斩杀两位吕布昔日部下,足以体现他的爆发力。
最为耀眼的时刻,当属在二十个回合里将曹营的猛将徐晃击败,使得曹营众将领皆心生畏惧。
通常而言,人们会觉得徐晃和许褚是紧密关联的,但徐晃的实际战斗能力不会比许褚更强。
襄樊战役期间,徐晃与年迈且右臂力量减弱的关羽展开激烈交锋,将近八十回合时,徐晃几乎就要取胜。
在在下邳发生的战斗里,关羽曾全力拼搏,成功击退了徐晃与许褚的联手进攻。
由此可见,处于巅峰状态的关二爷,在二十个回合内迅速击败徐晃并非难事。
颜良是否具备击败徐晃和许褚联手的能力,这是个有待考量的问题。
文丑的武力展现
在演义里,文丑的戏份要比颜良多一些。
在刚踏入江湖之时,文丑追击公孙瓒,将四名猛将击败,而后与年少的赵云狭路相逢。
不少人会以赵云骑着没鞍子的马、缺乏作战经验、只为营救主公而非以杀人为目标等情况,来说明他的武力远未达到巅峰状态。
那时赵云的武力自是比不上长坂坡黄金时期。不过,他以逸待劳,这成为了极大的优势。
在两人展开战斗之际,文丑存在一定程度的身体损耗,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
在如此情形之下,文丑依旧能够和赵云交手五六十个回合。
在延津那个地方,文丑可谓是把张辽打得节节败退,将徐晃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在嘉靖本中,文丑与徐晃交战三十余回合。
不少人凭借这个来判断,文丑的武力比不上颜良。这显然有失客观。
谁才是第一猛将?
在大众的普遍认知里,颜良的武力相较于文丑的确稍强一些。
然而,在三国志系列游戏当中,文丑的武力数值往往比颜良要高出一点。
在对三国的研究方面,光荣比不少人都钻研得更深。
是何缘由让他们把文丑设定成武力比颜良还要高呢?
袁绍所说的短短九个字,实际上已经把其中的原因讲出来了。
关羽将颜良斩杀之后,众人都在商议报仇的事情。
在这个时刻,文丑挺身而出,他开口说道:
我俩情同手足,如今颜良遇害,我怎能坐视不管,不为他报仇雪耻?
袁绍说的话
在这个时刻,袁绍讲出了9个字:
除你之外无人能报颜良之仇。
袁绍必定清楚颜良的实力。
然而他遇害后,袁绍却坚信,唯有文丑能够为他报仇!
倘若文丑的能力不及颜良,袁绍还这般表述,莫不是要让文丑白白去送死?
从后续文丑的表现来判断,仅就纯粹的武力而言,文丑与颜良在武力上或许差距并不明显。
然而,从文丑在面对两名猛将时所展现出的箭术,能够充分看出他具备相当不俗的实力。
从综合实力来看,文丑相较于颜良,只会更强。
我先前曾写过另一篇关于文丑的文章,剖析过文丑心生怯意后撤离,实际上他还是有想法来一招回马枪或者回马箭之类的,以此反杀关羽。
不然的话,他没理由沿着河奔跑,直接朝着自己军队所在之处跑去,逃命的可能性岂不是更大?
最后做个解释,要是依照嘉靖本的描述,颜良在20回合内迅速击败徐晃,那文丑和徐晃交战时为何打了30多回合呢?
这如同潼关之前马超仅用20回合就让张郃迅速败走,穰山之中赵云30回合战胜张郃的情形,你能径直判定马超强过赵云吗?
徐晃与颜良交战时,二人皆处于以逸待劳的状况。
文丑与徐晃交手,在此之前文丑已历经混战,随后又遭遇张辽和徐晃这两位急切渴望立下战功的猛将。
在这般糟糕的局势下,文丑凭借精湛箭艺,用射出的利箭将张辽击落,而后又与徐晃展开一对一较量。
另外有个细节,徐晃交战三十回合之后,见张辽已远去,文丑的后军也已赶到,便撤了回去。
倘若并非为了搭救张辽,徐晃绝无可能支撑三十回合,最多也就和他与颜良交手时的表现相差无几。
总的来说,文丑踏入江湖的时间更早,在故事中的表现机会更多,武艺更为全面,面临危险时更加沉着冷静,也更受袁绍的赏识。
于老罗所著的演义里,文丑的综合能力较颜良更为出色,让其担当袁绍帐下的头号猛将,岂不是更在情理之中?
(此篇文章主要以《三国演义》作为参考依据)
在你眼中,颜良与文丑,哪一个更为厉害呢?
诚邀各位在评论区留言,友好互动!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