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與域外

Sino-ForeignRelations History

第二號

馮立君主 編

胡耀飛 副主編

  

  學術顧問委員會

  (姓氏漢語拼音序)

  阿部幸信[日]中央大學文學部

  拜根興 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丁克順[越]越南社會科學翰林院漢喃研究院

  甘懷真 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韓昇 復旦大學歷史學系

  金秉駿[韓]韓國國立首爾大學史學科

  具蘭憙 [韓]韓國學中央研究院傳統韓國研究所

  李鴻賓 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李花子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李錦繡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李雪梅 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古籍研究所

  李宗勳 延邊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劉永連 暨南大學中外關係史研究所

  劉正寅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

  朴漢濟[韓]韓國國立首爾大學史學科

  氣賀澤保規[日]明治大學東亞石刻研究所

  全 瑩 延邊大學亞洲研究中心

  尚永琪 吉林省社會科學院

  石雲濤 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

  譚凱[美]伯克利加州大學歷史系

  王永平 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

  魏楚雄 澳門大學歷史系

  吳玉貴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謝壽光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于逢春 浙江師範大學環東海研究所

  于向東 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張鐵山 中央民族大學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系

郭文忠,郭文忠福州大学

  周偉洲 陝西師範大學中國西部邊疆研究院

  周裕興 南京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

  編輯事務委員會

  (姓氏漢語拼音序,*兼為編輯部成員)

  戴衛紅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范恩實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研究所

  范兆飛上海師範大學歷史系

  耿 朔 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

  胡鴻 武漢大學歷史學院

  胡耀飛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李軍 西北大學歷史學院

  李丹婕 中山大學歷史學系

  李海濤 山東大學猶太教與跨宗教研究中心

  林曉光 浙江大學人文學院

  劉詩古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

  牛軍凱 中山大學歷史學系

  仇鹿鳴 復旦大學歷史學系

郭文忠,郭文忠福州大学

  孫昊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孫泓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

  孫英剛 浙江大學人文學院

  童嶺 南京大學文學院

  王安泰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

  王飛峰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王慶衛 西安碑林博物館

  溫拓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

  夏炎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

  趙俊傑 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

  

目 次

  域外之眼

  東亞世界史與東部歐亞世界史

  ——以梁郭文忠的國際關係、國際秩序、國際意識為中心/[日]鈴木靖民著 張鴻譯

  歷史上的東亞國際秩序與中國

  ——聚焦西嶋定生/ [日]金子修一著 張鴻譯

  越南史特輯

  主持人語/胡耀飛

  唐末靜海軍節度使人事考/胡耀飛

  思明土酋的建置統屬及其與安南國的界壤糾紛/周君愷

  明朝初期交趾和貴州置省路徑初探/魏超

  “清勢”與西都郭文忠:對越南胡朝故城的考察/韓周敬

  阮朝越南官方及使者眼中的清帝國(1820-1850)

  ——以越南如清使團為視角/馮超

  越南漢籍《大越史記全書》百年研究述論/葉少飛

  《大南實錄》流傳與現藏考述/宗亮

  專題研究

  日本中世功利性場合中的贈答模式/胡亮

  韓國存藏的中國西北地區地方志考略/黨斌

  史籍與考古所見阿拉伯帝國呼羅珊猶太人/李大偉

  《晉書?夫餘傳》“四至”獻疑/溫拓

  《玄奘傳》漢文—回鶻文對勘研究/崔焱

  西夏文《夢見金鼓懺悔品》考釋/郭垚垚

  宋夏永樂城之戰對宋神宗的影響/王立

  清朝與哈薩克汗國關係形成中的準噶爾因素/郭文忠

  後涼、南涼易代之際:西平大族與河湟地域政治/魏軍剛

  洛陽孟津象莊石象與東漢佛教東傳的相關性探討/商春芳

  編後絮語/馮立君

  本冊作者研究或學習單位

  稿約 /編輯部

  封面題簽 中國与域外/集自陳寅恪先生手稿

  封面攝影 越南胡城遗址/韓周敬

  扉頁畫作 新蕊(局部)/林曉光

  內頁書法 杜甫詩/李萬生

  內頁詩作 重陽登高/王永平

Contents

  East Asian history and the Eastern Eurasian history / Suzuki Yasutami

  The international Order of East Asia and China / Kaneko Shuichi

  Governors of Jinghai Province in late Tang Dynasty / Hu Yaofei

  The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of Siming Clan and its Territorial Disputes with Annan / Zhou Junkai

  The study of the Governance Paths between Jiaozhi and Guizhou Province in the Early Ming Dynasty / Wei Chao

  “Thanh th?”and the Western Capital: Study on the Old Castle of H? Dynasty Vietnam / Han Zhoujing

  The Qing Empire (1820-1850) in the Eyes of Officials and Envoys from the Nguy?n Dynasty: Perspective of Vietnam Delegation to the Qing Empire / Feng Chao

  The Studies of Vietnamese historical document Dayue Shiji Quanshu in past one hundred years / Ye Shaofei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Circulation and Existence of Danan Shilu / Zong Liang

  The reciprocal pattern in the utilitarian occasion of the late middle Japanese : Take the ando as an example /Hu Liang

  Investigation on local chronicles of Northwest China in Korea / Dang Bin

  The Khorasan Jews of Arabic Empire in Historical Records and Archaeology / Li Dawei

  A question on the territory of Fuyu in the Jinshu / Wen Tuo

  Comparison between Uygur Xuan-zang Biography and Chinese version / Cui Yan

  A Study on Meng Jian Jin Gu Chan Hui Pinin Tangut / Guo Yaoyao

  The Influence of the Battle of Yongle Town Between Song and Western Xia On the Emperor Shenzong / Wang li

  The Jugar Factor In Establishment of Qing-Kazakh Relationship / Guo Wenzhong

The dynasties occasion of the Later Liang and South Liang: Xiping Aristocratic families and Hehuang region politics / Wei Jungang

Discussion on Correlation between Statues in Xiangzhuang, Mengjin, Luoyang and Eastward Spread of Buddhism of Eastern Han Dynasty / Shang Chunfang

  Acknowledgments / Feng Lijun(Chief Editor)

  Contributors

  Introduction to the Sino-Foreign Relations History and Note from the Editor

  

  錄杜甫詩《遊龍門奉先寺》/李萬生書

編後絮語

  從長安駛向洛陽的最早一班高鐵,撞開凝滯冷冽的空氣,劃破了山河寧靜。一輪紅日躍出雲層,懸照天際。俯看玉樹瓊花,遠望青山淡影,共和國的小人物,唐帝國的大歷史,形影交錯,恍惚中已經難分難解。

  《中國與域外》集刊第二號編輯完成,即將交付出版社,窗外一波一波的美景更使人心潮逐浪高。

  這一冊的文章延續了郭文忠我們的初衷,關注歷史中國的“內”與“外”,或者說是“中心”與“邊緣”,在“中央”、“邊地”、“域外”、“全球”等多種視角間不停地往返變換。看歷史,也看歷史家,發現史料,也發現自己。

  拜根興先生推薦了鈴木靖民、金子修一兩位教授關於東部歐亞世界與東亞秩序問題的最新主張,這一問題目前仍未得到正面審視,因此意義明顯。其實,學界更大規模的實證研究即將展開,請拭目以待。

  太史政兄召集了越南史的一組討論,結為特輯。我們希望這一類集中的專題研討會未來持續進行。每一個被現代疆界固化的內外交錯區域抑或邊緣人群都有著多元的潛質,討論剛剛開始。

  此外,本冊的專題研究,話題廣泛,既包括日本中世紀贈答禮儀、韓國存藏的中國西北地方志、阿拉伯帝國呼羅珊猶太人一類亞洲史課題,也有古代中國帝國與四周族群、政治體互動關係的具體問題,更有中國域內的人群和區域、外來文明時空延展有趣話題。

  摩挲厚厚一疊文稿,深感辦刊不易,這裡特向給予支持和聲援的作者、譯者和推薦者,以及本刊的學術顧問、編輯事務委員們——多是各地慷慨雲集的師友,謹致謝忱。默念唯有盡力做好每件小事,才不辜負大家的厚愛。

  感謝???????(韓國學術信息出版社)、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的强力後援;特別鳴謝胡耀飛兄的多方惠助。

  封面照片是世界文化遺產——越南河內附近的胡城遺址,來自韓周敬的攝影作品;扉頁畫作由林曉光惠賜,我名之為《新蕊》;杜甫《遊龍門奉先寺》詩則是李萬生先生九月所賜墨寶,不意正映照眼前景色;卷中還有王永平先生贈詩一首,匆忙中我謄抄在便箋上,詩美而字丑,可供讀者一哂。左圖右史,詩中有畫,頗為齊備,在此一併向各位申謝。

馮立君

2017年12月1日

於洛阳龍門旅次

本冊作者研究或學習單位

  崔焱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系

  黨斌陝西省社會科學院古籍研究所

  馮超上海外國語大學東方語學院

  馮立君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郭文忠新疆大學中亞研究院

  郭垚垚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韓周敬暨南大學歷史學系

  胡亮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胡耀飛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金子修一日本國學院大學

  李大偉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李萬生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林曉光浙江大學人文學院

  鈴木靖民日本國學院大學

  商春芳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王立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系

  王永平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

  魏超浙江師範大學環東海與邊疆研究院

  魏軍剛西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溫拓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

  葉少飛紅河學院紅河州越南研究中心

  張鴻西安外國語大學日本文化経済學院

  周君愷北京大學歷史學系

  宗亮湖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稿 約

  《中國與域外》(??? ??,Sino-Foreign Relations History),作為一個新興的學術平臺,旨在為海內外相關領域學者提供發表和交流的園地。刊物定期以主題專輯形式,發佈中國古代史、中外交流史、域外史(世界史)最新研究成果,體裁以專題論文為主,兼及書評、綜述、札記等體裁。本刊提倡追蹤國際前沿,尤其重視新問題、新史料、新角度,歡迎交叉學科的探索。

  本刊除每期的專題特輯為約稿外,亦接受電子投稿,投稿郵箱為:fenglijun66@sina.com。來稿除札記外,字數一般不低於一萬兩千。請使用word排版,文章格式同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的《歷史研究》。稿末請附作者工作單位、職稱,及詳細地址、電話號碼。兩月内未接到反饋結果,作者可自行處置投稿。截稿日期分別是每年的3月1日、9月1日。

  本刊竭誠歡迎海內外學人來電來函交流;交換書刊資料請寄: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西長安街620號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馮立君(710119),電話13401031025。

《中國與域外》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