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爷有一位朋友,收入颇丰却公共交通工具代步。一次闲聊他说起自己不买车1000万韩元的原因,应酬多酒局多,喝吧,酒驾不是闹着玩,不喝吧,人家说1000万韩元你借车挡酒不够意思,那必定会被疏远。要知道,很多合同都是酒桌上签回来的。
这位朋友是对的。特别是目前正在执行的酒驾醉驾处罚标准,是国内历年来最严厉的一次。当然,在这方面只会越来越严厉,绝不会有松懈。那么其他国家关于酒驾醉驾的处罚又是怎样呢?今天潮爷就跟大家分享下,给大家提提神——没事开车别喝酒,有事开车更不能喝酒!
国内
饮酒驾驶机动车辆,罚款1000元—2000元、记12分并暂扣驾照6个月;饮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罚款5000元,记12分,处以15日以下拘留,并且5年内不得重新获得驾照。醉酒驾驶机动车辆,吊销驾照,5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辆,吊销驾照,10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终生不得驾驶营运车辆,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
简单点说,酒后驾驶,最轻的处罚都是要记12分。那代表什么就无需多言了吧。
日本
当驾驶员血液中酒精浓度超过0.05%时要判2年以下劳役,罚款5万日元,吊销驾驶执照,同时追究向驾驶员提供酒者的责任。醉酒开车两次以上要处6个月的徒刑,违章者被关在特殊的监狱里,令其盘腿静坐反思,检讨自己的错误。
岛国人民真贴心,“追究向驾驶员提供酒者的责任”,放国内劝酒的风气估计就偃旗息鼓了。
德国
德国酒后驾车依体内酒精浓度之高低,适用于不同的法律。血液中酒精浓度低于0.08%的正常驾驶者不予处罚;介于0.08%-0.11%则视为行政犯,处500马克以下罚金;血液中酒精浓度在0.11%以上的驾驶者,或虽未达此酒精浓度但有具体危险行为,依德国刑法规定又分为抽象危险犯与具体危险犯两类。分别处1年以下自由刑或罚金与处5年以下自由刑或罚金。
德国在这方面表现略为疲软?难道啤酒大国这方面自律性很高?其实并不是,在德国酒后驾驶最严重的是要面临终生监禁,更重要的是,一旦在德国禁驾,在欧洲其他国家同样不能开车。醉驾自行车也不行!!!
美国
在美国大多数州,对初次酒后驾车的驾驶员都是进行心理感化,即把肇事者押到医院去干一段时间看护工作,专门照料那些住院的事故受害者。加利弗尼亚州就规定让酒后驾驶的驾驶员“参观”停尸房,让他们看车祸中的死亡者,解剖这些尸体时也强迫他们在场。
洛杉矶对酒后开车的驾驶员,除受罚外,还要花费数百美元在车内安装一种电子装置,只要车内有酒味,车就发动不起来。还规定,这些受罚的驾驶员不得驾驶没有这种装置的汽车,否则,将剥夺其驾驶汽车的权利。按照加州的规定,如果酒醉驾驶并在10年内重犯,可以处以最高1万美元的罚金,并吊销驾照一年以上:只要检验证据达到规定血液酒精含量基准值以上即为该项犯罪成立,或者依据警察对当事人的外观行为表现之证词,亦可判决有罪。
这个“车轮上的国家”似乎对于酒驾的惩罚更多在于精神上,当然,最高量刑也有判死的。总体来说,效果很好。
法国
如果血液酒精含量每毫升超过0.8毫克就要按醉酒驾车来处置,在法国司机可能面临两年的牢狱之灾和4500欧元的罚款,而且法院会视情节吊销司机一段时间的驾照。这些还都是对初犯者的从轻处罚,如果是重犯处罚会翻倍,也就是说有可能要坐牢4年、罚款9000欧元。
如果醉酒驾车导致事故发生,那么处罚会更重。如果造成了其他人员重伤,罚款会升至3万欧元,判刑则升至3年至10年不等。如果醉酒驾车导致他人死亡,则将被判最高10年监禁,罚款可能会升至15万欧元,这还不包括与案件有关的民事赔款。
在法国发生车祸的原因中,酒后驾车和超速是两大并行杀手。法国对这方面是“零容忍”。
韩国
血液酒精浓度介于0.05%至0.1%的酒驾者,可判处最高6个月监禁,同时处以不超过300万韩元的罚金。醉驾三次以上或拒绝接受酒精测试者,可判处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并处1000万韩元以下罚金。1000万韩元,相当于人民币5万5千元。
思密达在这方面表现也不错,罚款数额也算是狠了。
总的来说:
各国根据国情对于酒驾醉驾都有不同程度的惩罚措施,从精神上到经济上甚至是人生自由和剥夺生存权利。再把眼光聚焦到国内,虽然打击酒驾醉驾的力度跟某些国度比还算“仁慈”,未至於判死。但大家要明白,酒驾醉驾其实就自己给自己甚至他人、几个家庭判死了,只是有死缓跟立即执行的区别。所以,珍爱生命,开车别喝酒!
文/潮爷
(文章为汽车潮生活整理发布 转载请注明出处。图片来源于网络 感谢原创分享)
扫描二维码 立足酷车前线,引领潮流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