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记者 林韵诗 综合报道)中央军委晋升上将军衔仪式结束后,8月第一周,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武警部队晋升中将北京军区司令的消息陆续公布,共18名将领晋升中将军衔。
其中,陆军晋升中将八人,数量最多;海军晋升五人,空军、火箭军、武警部队分别晋升两人、两人、一人。
这18名新晋中将,基本都在2010年之前晋升少将军衔,且全部是在2014年冬季或2015年夏季将领例行调整中跻身副大军区级职务,经过一年至一年半北京军区司令的副大军区职历练擢升中将。
具体如下:
目前,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武警部队的总部领导职务,包括司令员、政委、副司令员、副政委、纪委书记、参谋长、政治工作部主任,基本都由中将军衔以上的将领担任。个别例外包括海军纪委书记陈学斌少将、火箭军副司令员张振中少将、火箭军参谋长李传广少将、武警政治工作部主任颜晓东少将等。
此次晋升后,军中再增加至少四名“60后”中将——刘振立、张书国、刘小午、白吕。北京军区司令他们全部来自陆军,且均为军中高学历将领。作为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刘振立是军事学硕士;张书国拥有中央党校社会科学专业研究生学历;刘小午拥有国防大学作战指挥专业、美国曼哈顿大学计算机专业双硕士学位,是国防大学讲师;曾是南京军区原政委方祖岐秘书的白吕,拥有国防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
解放军首次诞生“60后”中将是在2013年,时任南京军区参谋长杨晖、国防科技大学校长杨学军、空军参谋长麻振军、总装备部副部长刘国治获升中将。此后,时任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兼军区空军司令员张义瑚、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军区空军司令员黄国显等“60后”将领也获晋中将。
此次18名新晋中将中,不少将领在近年来仕途进展顺畅,多次获得履新机会。
例如,张书国在2015年一年之内三次履新。北京军区司令他先于当年1月升任成都军区副政委兼纪委书记,成为副大军区级将领;当年7月即转任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本轮军改后,他又于当年12月转任陆军政治工作部主任至今。
再如,石晓在近两年半以来四次履新。他先于2014年上半年出任云南省委常委、省军区政委;当年底升任兰州军区副政委并跻身副大军区级;2015年底出任陆军副政委;2016年又转任北部战区副政委兼战区陆军政委。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晋升的18名中将,至少有三人具有实战经验,分别是曾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周松和、刘振立,曾率部赴老山轮战的秦天。其中,周松和长期从事作战、训练工作,参与和组织过许多大型军事训练和演习活动,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四次。刘振立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荣立一等战功。秦天任团长期间曾率部赴老山轮战,其个人及所在团均荣立二等功。
18名新晋中将中,还有两名明星将领。
一是拥有多个“最年轻”头衔的刘振立。他不满48周岁即升任第65集团军军长,成为当时最年轻的集团军军长,后任被誉为“万岁军”的北京军区第38集团军军长;2015年夏季升任武警部队参谋长,成为现役最年轻的副大军区级将领。2015年8月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后,他率队参与一线救援。此番晋升中将,刚满52岁的刘振立成为军中最年轻的现役中将。
二是将门之后秦天。秦天的父兄均是解放军将领。其父亲秦基伟上将参加北京军区司令了历次反“围剿”斗争、长征、抗美援朝等,曾任北京军区司令员、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是第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秦天的哥哥秦卫江中将,现任东部战区陆军司令员。
具有实战经验的秦天还是战略问题研究专家。他长期从事国家发展、国家安全、军队建设等战略问题研究,曾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级和军队级重大课题。他还是2011年上映的电影《惊沙》的编剧,影片讲述了1937年秦基伟率领西路军战士守城突围的故事。
欢迎关注财新网政经频道公号“锣鼓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