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长廊彩画故事
今天周五
我们继续讲颐和园长廊彩画故事
颐和园作为全世界最长的画廊
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外国人又称“千柱廊”。
今天讲的
嫘祖养蚕彩画位于5区51外南
下次去颐和园帝喾怎么读音是什么,一定要瞪大眼睛仔细瞧瞧,才不会枉费帝喾怎么读音是什么你那昂贵的门票
更不要瞪着帝喾怎么读音是什么你那无辜的小眼神
告诉孩子你也不知道,一起去查字典吧
经常这样说,你不怕被鄙视吗帝喾怎么读音是什么?
Q
“
4
个
问
题
”
嫘祖怎么念?
1
2
黄帝与嫘祖是什么关系?
黄帝的四个老婆分别是谁?
3
4
四大丑女之最嫫母与黄帝是什么关系?
答不出来的请继续往下瞅
全都答出来的礼公子在此叩拜大神了
正室:
嫘祖养蚕
SPT
HAPPY
大约5000年前,中国的历史进入了五帝时代,
即黄帝、颛顼(zhuanxu)、帝喾(diku)、尧、舜时期。
这些部落中的西陵氏部落有一位美丽聪明的姑娘叫嫘祖(lei)
一天,嫘祖上山采野果,发现桑树上有许多白色的蚕茧,
以为是野果,就放在嘴里咀嚼,但怎么也咀嚼不烂。
接着用水煮,用棍子搅,意外地发现竟然缠起了长长的丝线。
于是决定抽丝织绢,果不其然,织成一块雪白柔软的丝绢。
嫘祖开始和姑娘们种桑养蚕做衣服
此时,咱们的轩辕帝正在日夜征战
于是乎
嫘祖受西陵王之命
日夜赶制绢衣
献给在外征战的轩辕黄帝
士兵们穿上编制的丝衣
战蚩尤,胜炎帝,横跨黄河长江
逐鹿中原大地,最终成为中原部落联盟的领袖
得胜后的皇帝毫不犹豫地迎娶了嫘祖为正妃
为了纪念嫘祖的贡献
北周以后
嫘祖被尊为“蚕神”,在民间广为祭祀
这就是嫘祖养蚕的典故
“
那黄帝的另外3个老婆分别是谁呢?
”
侧福晋
方雷氏
据《史记》记载,她有一贡献:发明了梳子
历史上记载,在那个时候,方雷氏还有她身边的二十多个女子,每天都干一样的活,这二十多个人就归她管。因为没有梳子啊,她的部下脏了吧叽,那头发也不洗,也不梳,很恶心。每次一集合站队的时候,她就觉得挺难看的,她就拿手给人家挠挠。挠完了二十多个人呢,自己手都破了。她就觉得特恶心。
话说有一天,黄帝手下有一个发明船的人,叫狄霍。帝喾怎么读音是什么他到海上去打鱼,有一次他打了十九条又粗又大的这个带鱼,炖完了就吃,十九条带鱼,这个狄霍一个人就干掉了三条。那带鱼刺,就扔了一地。
吃带鱼的人都知道,中间一个棱,刺是往两边长的对不对?他当时扔了一地带鱼刺。就这个时候,方雷氏出现了,一看,那么多带鱼刺,捡起一块,随手就往头发上梳两下,梳完了,拿水一照,挺好看,挺利落。马上把这带鱼刺都捡起来了,锯成一块一块的,给大家一发,你们都梳头去吧。
可是那带鱼刺也太尖了点,不行,不好使。
于是经过多方改进,更换材料。最终选用竹子做梳子,很快就做出了竹梳子。
侧福晋
彤鱼氏
第三个老婆叫彤鱼氏,她有两个发明,一个是筷子,另外一个是烹调技术。
话说有一年,黄帝身边的很多人天天吃生东西,结果就闹肚子。
黄帝找了很多医生也治不好,经常死人。所以黄帝就着急了。正好黄帝着急的工夫,突然之间,一个霹雷,一把山火,黄帝住的那一块森林着起火来。
这原始森林一着火那还得了,没准一会就变成火海,那打猎的还打什么猎啊,赶快躲起来吧?
大火烧了一天一夜,把森林烧成了灰烬,很多野兽来不及跑的都被活活地烧死在这火海之中。那么黄帝这个部落是吃生肉的,当时这个彤鱼氏负责做饭,她一看,没有生肉了,算了,咱们干脆瞧瞧这烧糊了的野兽能不能吃。正好她手下有一个人,一挑,闻着挺香,然后就给彤鱼氏,我说,您先吃一口吧,您是做饭的,得您先吃。彤鱼氏吃了第一口发现,好吃,省牙。
它烧的这个不是糊了吗,那不是炭吗,吃到肚子里以后,它自然就把毒素都给带出去了,整个黄帝这个部落的病好了,就是因为吃熟的东西。这回这彤鱼氏就总结了,以后啊,咱们所有的人吃饭,都上我这儿吃熟的来,咱们专门点火烧熟它。
但是这个肉是放在石板上烤的对不对?石板底下燃着火,肯定是挨着青石板这边先熟啊,那离青石板上面那快呢,它不熟啊,就得翻过来烤对不对,怎么翻呢,拿手翻啊?这个时候,彤鱼氏一想,干脆从树上攫俩竹枝,然后一挑,一翻,这一挑一翻,你看这就是筷子。
我们现在中华民族所使用的这种短筷子,实际是在汉朝以后,才逐渐开始普及。不过说起这个筷子,也确实很神。你别小看这筷子夹肉,这一夹的过程,它动用了三十多个关节,五十多个肌肉,所以使用筷子吃饭容易使人聪明起来。
小妾
嫫母
第四个老婆叫嫫母,是四大丑女之一。历史上与四大美女相对的是四大丑女。按照出生日期排序,她们就是嫫母、钟梨春、孟光和阮家女。
说起这个嫫母的相貌,唐代的一本著名的著作《雕玉集》中的丑人篇里,记载了嫫母的形状。说什么呢?有八个字,叫“垂额出额,行露色黑”。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她的脑门长得跟那个纺轮似的,你知道纺轮是什么样吗,就是圆的,她的脑门就是圆的。
塌鼻梁,鼻子塌下去了
全身的颜色,黑的,要多黑有多黑,接近于一个丑八怪
据说有人用她的相貌来驱异逐鬼啊,那么后世有很多巫医神汉在驱逐瘟疫的时候,跳大神,他们所戴的那种特可怕的面具,据说就是嫫母的遗像。
黄帝为什么要找她?他整个就找了一个母夜叉嘛。原因应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个方面说法,结婚的目的就是生孩子,那么,首先我要找的对象就是得会生孩子,就这种形状的人,按照我们过去相面的说法,是多子多福,多子多孙的相貌。
在中国传统当中,有一种说法,就是美德与美貌无关。
我们历史上,不管是真的也好假的也好,我们有很多很多貌美亡国的例子对不对?所以呢,人们宁愿相信这些个长得丑的人,她更能积德行善,更能助夫成功。
另外一个方面是因为嫫母是嫘祖的使唤人,近水楼台先得月。《轩辕本纪》也讲过,嫘祖在随同黄帝南巡途中死了,她去世以后呢,当时黄帝就下了两个命令,一个命令是封嫘祖为祖神。第二个命令我们要注意,让这个嫫母监护于道。负责他的出行安全,负责尸体送回家乡掩埋、祭祀,整个都归嫫母了。从此以后每一年的祭祀活动也都归这个嫫母了。
这个嫫母也有发明创造:镜子
【北京礼物旗舰店】特色镜子
嫫母也嫌自己太丑,所以从来不照。那么有一天,嫫母随彤鱼氏一起上山挖石板。嫫母气力最大,不到半天就挖了二十多块。
这时中午的阳光普射大地,嫫母突然发现石头堆里有一块明光闪闪的石片,她就前去趴那儿一看,里头有一个丑八怪,长得要多难看有多难看,她当时一愣,这是我吗?再一照好象是自己,跟在水里照自己一样难看。
嫫母想,太难看了,准定这石板有问题,不行,我得磨磨。
然后开始磨这个石板,磨得锃光瓦亮的时候,再重新一照还难看。她一想没有办法,这看来啊,我的这个貌丑不能赖这个石板。
当然了,她管这个东西叫做什么了,不叫镜子,叫鉴于水。
戳↓购买小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