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汉献帝从长安城跑出来流浪袁术,想回古都洛阳袁术,因为长安城实在是待不下去袁术了,而洛阳也是一片荒芜,这个时候兖州袁术的曹操就把汉献帝迎接到自己的势力范围,把他安排到靠近兖州的许县,并设置了东汉的临时首都,因此曹操就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于是就有了政治上的优势,但是天下的事就这么奇怪,有利就有弊,曹操把汉献帝控制在手里边独享政治上的红利的同时,他的老敌人和控制汉献帝以后因为眼红而产生的新敌人,就在他的周边形成了一圈,把他包围起来,四面树敌。
东边就是死对头吕布,南边淮南是淮南王袁术,就是袁绍的同父异母弟,曹操的西边是正在南阳郡一带活动的军事小强人,此人姓张名绣,当然最严重的敌人是在北边,黄河北岸势力强大的袁绍,四面都是敌人,形式很严重,很危急,后果不堪设想。
曹操在这个时候就显示出他人性中当中英雄本色的一面,他认为四面的敌人当中,第一个要消灭的是西边的张绣,这个张绣他虽然军事力量不强,但是此人作战很凶悍,更重要的是他活动的范围距离汉献帝所在的许县很近,因此如果不把他消灭了,曹操此后要对外用兵后方就很不安定,所以决定首先要消灭他。
第二个要收拾的就是东边的吕布,此人也是骁勇善战,但是在动手收拾吕布之前,必须给他一点甜头先稳住他,避免收拾西边张绣的时候吕布从东边过来偷袭后背。
至于南边的袁术,此人野心不小但是本事不大,所以对他无所谓,因为他对外扩张的能力不够,最后就是背面的袁绍,势力最强而且拥有的地盘最大,所以不好对付,必须在吕布,张绣都收拾了以后再来跟袁绍进行决战,才有比较大的把握和资本。
把问题一一按照轻重缓急排了队以后,曹操心中就有了底,于是曹操就以东汉朝廷的名义正式提升吕布为左将军,吕布得到了曹操对他的封官,吕布很高兴,吕布这个人有勇无谋。
那么对付袁绍呢袁术?曹操本来自己当的是大将军,封给袁绍当太尉,袁绍不满意,为了稳住袁绍曹操就把自己当的大将军让出来给袁绍去当,自己当了一个比太尉还低的司空,这样一来袁绍也高兴了。
他用这个麻醉药把吕布,袁绍都麻醉了以后,就开始来收拾西边的张绣,经过两年的激战在建安三年打得张绣大伤元气没有还手之力,收拾了西边的张绣,曹操就要回过头来开始对吕布动刀,这样下邳之战很快就要开场。
曹操30多年的创业史,从军事上来看,有两个里程碑,第一个里程碑是就是下邳之战,这一战他擒杀了吕布,从而在黄河的中下游南岸地区占据了兖州,豫州和徐州三个州的地盘,从而有了跟黄河背面的袁绍进行对决的资本。
第二个里程碑就是官渡之战,他打败了割据群雄当中势力最强大的袁绍,从而把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冀州,青州,幽州还有开州,原来三个州,再拿下袁绍的四个州,就七个州了,相当于黄河中下游的两岸之地都是他的了,所以称雄于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