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艺林(创意周末社群媒体运营总监,90后,主导过从0到1的社区产品,微博@艺林小宇)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商业模式,听得创业人热血沸腾,激动万分,憧憬着自己公司上司的那天,敲响钟声,这该是一件多么令人激情昂扬的事情。可未曾想过你的商业模式在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浪潮中行得通么,能打败你的强劲对手么,而你想象的商业模式又是怎么样的呢?圈养用户,得到流量打广告继而转化为销售?还是建立社群,利用收费模式为用户提供好的产品或服务?
而你可曾想过在这个流量越来越贵,流量越来越分散的时代,有流量未必就能转化,而用户看中的是人格魅力,罗振宇、咪蒙、papi酱等一批自媒体网红,app盈利模式他们打造的是个人品牌,而不是单纯地建立平台在上面卖东西,而粉丝认准的也是他们人格魅力,因此他们卖东西做电商转化率是超高的。
就拿咪蒙来说,品牌主们跟咪蒙合作,在文章植入品牌,粉丝们都乐意买账,而跟其他的同样是微信公众平台,流量也是百万级计算,可以得到转化却是极少的,为什么?因为在这个网红时代,粉丝认人不认品牌,app盈利模式我所追捧的对象用的东西就是好的,而你其他商品的都是扯谈!这就是典型用人格魅力去进行销售!
如果你是一个互联网创业者,你几乎每天都能在 36氪、虎嗅、钛媒体等垂直科技媒体看到某个公司A轮融资3000万、B轮融资1个亿这些新闻,每天都有,而且融资的公司数量是如此之多,可幻想你自己有一天也能被VC看中获得融资登上报道,而你可曾想过,这些公司为什么要融资,干嘛要稀释股份来换取钱呢?你可能会想,想扩大规模为上市做准备。没错,这些都没错,而你往深度想想, 如果一个公司挣钱了,他还会拿出自己的股份(金钱)来分给别人吗?傻子才会这样做吧!如果公司能挣钱,还跑去融资这不是瞎扯吗?而你在这里能得到唯一结论就是公司不能盈利,商业模式不清晰,这家公司还处在一个烧钱的状态。就说说中国知名的问答社区——知乎,知乎的活跃用户够多吧,内容够优质吧,这么好的一个社区,挣的钱肯定不少,可是许多专家或者媒体报道说知乎还没有真正实现盈利,之前的盈利点都是靠广告以及其他一些软文等。还在为融资做着苦苦挣扎,而知乎live的问世,付费问答好像给知乎的盈利打入一剂强心剂,使得知乎开始从烧钱开始真正盈利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之前的知乎的盈利模式是不清晰的,只能靠着投资人的资金在生存着。
而作为一个处在移动互联网创业风口的创业公司,商业模式必须要清晰!且在想你的商业模式切记自嗨型。如果你认为做一个APP,只要用户够多就能盈利的想法是不对的!没错,很多人说APP只要圈养够多的玩家,商业模式自然而然就会到来,可未曾想过这些所谓有用户既有的变现的想法都是要靠设计计划的,而你只想着靠广告来实现盈利那是不长久的,也是不可取的,广告只能撑得了一时可撑不了一世,因此你必须深度解剖你的商业模式,不要只停留在表面,表面的商业模式大家都能看的到,找到适合自己的公司的商业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的公司是一家新媒体公司,有自己的APP以及微信公众号,我们专门报道城市线下活动,准确的是说个活动报道媒体公司,从去年成立到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已经在城市里有点影响力,只要有年轻人线下活动我们都会作为媒体过去,在年轻人的口碑传播,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有几万的用户,可是我们并没有靠着广告来养活我们,我们深知广告的盈利是走不远的,我们要另寻生路,为了能够使我们的公司长期走下去,我们每天都会在探寻深度的商业模式,一个能让我们有持续盈利变现的能力。我们结合我们自己的资源,我们有垂直的目标用户,最重要的是我们有线下活动合作机构超一百家,因此我们从我们现有的资源去做跨界营销,将线下大型活动与品牌主(主要是世界500强)进行整合,策划一些目前比较流行的户外继续运动,将品牌主的产品融入到活动,形成一个传播时间,投放在各大传播渠道进行传播。这个商业模式也是现在很多500强公司在进行新品传播时一个重要的渠道,因此我们依靠我们强大的线下资源以及成熟的策划活动的能力为我们的持续生存奠定了基础。
一家公司,在已经有了垂直的目标用户,切忌不要单靠广告进行盈利,不持续且不能保证生存,你要做的是将公司的资源进行深度整合,打造出适合自己公司发展的商业模式。 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商业模式,别人好的商业未必就能适合你家的公司,打出自己的组合拳,将各个分散的资源整合起来,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交流与合作:请添加QQ :2875962(投稿: 2875962@qq.com)
?关注“好案例”垂直号或加入社群
1 三板好案例(微信号: haochinacase)
2 餐饮好案例 (微信号: canyinc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