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6月12日国徽谁设计的,是被视为“中国戏剧最高殿堂”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生日。今天国徽谁设计的,北京人艺迎来65周年院庆。半夜刚过零点,人艺的演员、工作人员们,便纷纷用“祝福我们的剧院我们的家生日快乐”的图文内容在朋友圈“刷屏”;今晚,荟萃众多名角大腕的北京人艺看家大戏《茶馆》也将在首都剧场拉开本轮首演的序幕。
作为北京人艺的招牌剧目,由老舍编剧、焦菊隐、夏淳导演的三幕话剧《茶馆》自1958年首演以来,已度过了近六十年的历史。这出有着近50个人物的经典大戏,始终是北京人艺也是中国话剧的金字招牌,被外国专家盛赞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茶馆》每次演出,都一票难求,今年更是出现了开票日当天观众凌晨3点多就排队买票,6个小时12场演出门票就全部售罄的盛况。
1992年7月16日,北京人艺建院40周年之际,《茶馆》在首都剧场的第374场演出,成为于是之、郑榕、蓝天野等老一辈《茶馆》演员的告别之作。而如今,以梁冠华、濮存昕、杨立新为代表的这一版《茶馆》,也已经演了300多场。65岁的北京人艺,未来将如何向前发展,继续辉煌?这出常演常新的《茶馆》,又将会有什么样的新人新貌?小东这就带大家走进人艺后台,听听这些艺术家们心中的人艺和《茶馆》。
梁冠华国徽谁设计的:“要对得起观众”
“《茶馆》到底演了多少场?”整个北京人艺,对这个问题最心知肚明的,是茶馆老掌柜王利发的扮演者梁冠华。从当年看老艺术家表演的无限敬仰和神往,到心怀忐忑接下重任的紧张,再到十几年磨炼之后的游刃有余,梁冠华不仅对自己的角色,就连《茶馆》中所有人物的台词,都烂熟于心。有一次《茶馆》排练时,有些演员没到,梁冠华一个人就活灵活现地把戏里的人物都演了一遍,让现场的人都赞叹不绝。
今年《茶馆》开票当天,正在外地排戏的梁冠华,听说观众如此热情排长队买票,非常感动,特意发微博“感谢观众”,并表示一定要把戏演好,报答观众。他说:“我们要对得起观众,对得起剧院这块牌子!”而对人艺的未来,梁冠华希望,“下一个五年、十年、二十年……北京人艺的经典剧目,依然能一代一代传下去、演下去,这是我最大的心愿。”
濮存昕:“老剧院老剧目但观众是新的”
每年都会在人艺舞台上演出百场以上话剧的濮存昕,是北京人艺和中国戏剧的“劳模”。有人说,濮哥演的不是戏,是精神,是对艺术的一种坚守和使命。今年,卸下了北京人艺副院长的重任,65岁的濮存昕以更纯粹也是他最热爱的演员身份,在《茶馆》中继续扮演着耿直爱国、侠骨豪情的“常四爷”。
濮存昕认为,对一部作品水平的评价和判断,最终来自观众,“作为演员,表演一开始是从自我出发,考虑自我的表达,但舞台艺术终极要面对的,要传达的,是观众。我们虽然是老剧院、老剧目,但观众永远是新的。我们的创作不能老,每场演出不能老,每场演出都要是新的,都是从真实的生命中流出的新的情感。”
杨立新:“这个剧院不可以乱来”
作为一个有导演能力的演员,杨立新已经在北京人艺多次担任过导演或执行导演的重任,比如《小井胡同》、《窝头会馆》、《牌坊》当中,他都肩负起了导演的任务。但在《茶馆》剧组,他坚决不肯别人叫他“复排执行导演”,他说他只能算个“看守”,“帮着看着点,守着点,别让该有的东西丢失了。”
今年即将退休的杨立新,对北京人艺的情感和责任溢于言表,对于人艺的传统更是有着一份“看守”的赤子之心。对于人艺的发展,杨立新说:“这个剧院,传统是优秀的,看家的本事是有的,作为北京人艺的后辈人,应该全面继承,谨慎创新,有方向地发展。这个剧院不可以乱来!我相信人艺百年院庆的时候,虽然会有很多新创的剧目,但《茶馆》、《雷雨》这样的剧目依然还会在,还能演,这也是剧院的能力。”
吴刚:“我们不能砸了这块牌子”
由于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热播,吴刚人气极旺。因此这次他回到剧院继续在《茶馆》中扮演“唐铁嘴”,除了戏迷,也吸引了无数的电视剧粉丝。
即便如今大红大紫,但吴刚依然保持着不骄不躁的淡定心态,对于那些想要来看“达康书记”的观众,吴刚笑道:“书记也是北京人艺的一员。《茶馆》是北京人艺的看家戏,培养了北京人艺很多的演员,这是我们剧院的牌子,它的魅力,远远大于每一个演员个体。我们每个演员心中都非常明白,是剧院培养了我们,我们不能砸了这块牌子。”对于剧院的年轻一代,曾经也经历过漫长磨炼岁月的吴刚说:“坚守舞台,坚守戏剧,会让人的生活更加深刻。对于年轻人,不要着急,要守住心里的这点愿望,总有一天会亮的。”
冯远征:“给多大诱惑我也不会放弃这里”
很多演员影视剧红了之后,回剧院排戏的时间就少了。但冯远征这几年在剧院排戏的时间却不减反增,除了《茶馆》、《哗变》这样的经典剧目,还排了《知己》、《公民》等新戏。他说自己在外面接戏,“都是在人艺每年演出计划公布之后,根据人艺的演出任务再来安排外面接戏的日程,都是以剧院为主。有人说这样可能会失去很多机会和收入,但人艺这个舞台是你花多少钱都上不来的,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冯远征说,“本来我们就是人艺人,这里是我们的家,家里有事情义不容辞。而且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从上人艺学员班就在这个楼里,白天上课,晚上跑龙套,都是在这个舞台上摸爬滚打起来的,对这个舞台感情很深。我是22岁来到剧院的,这里是我做梦都想进来的地方,所以很珍惜这里,给我多大的诱惑,我也不会放弃这里。”
除了《茶馆》
此次人艺建院65周年纪念演出
还有一些精品剧目邀请展演
即将在首都剧场上演
小东奉上剧目介绍和演出时间
别总宅在家刷手机了
不如“刷”几部戏剧对你的生活更有意义
《浮士德》
剧目介绍:为了寻求新生活,浮士德和魔鬼梅菲斯特签订契约,把自己的灵魂抵押给魔鬼,魔鬼也要满足浮士德的一切要求。如果有一天浮士德认为自己得到了满足,那么他的灵魂就将归魔鬼所有。正当浮士德沉醉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时,他不由自主地说,那时自己将得到满足。这时魔鬼出现,要收去他的灵魂,天使赶来才挽救了浮士德的灵魂。
演出时间:6月30日至7月2日 19:30
《茶花女》
剧目介绍:一个情妇的悲剧,被遗弃之爱的可悲历史,即使在第五幕的最后一刻,这段持续五十年的悲伤也没有消解。这种悲情仅限于舞台且凌驾在性别和年龄之上,甚至跨越了语言的障碍,现实生活中的玛格丽特并没有这种权利,我们很容易将《茶花女》作为十九世纪最悲的悲剧。《茶花女》的艺术价值并非仅仅停留在情节和事件上的描绘上,还充满了对巴黎黑社会和生命的挑衅。
演出时间:7月7日至7月9日 19:30
《我是堂吉诃德》
剧目介绍:两个狱友反复阅读塞万提斯的名作《堂吉诃德》,想像着自己身在堂吉诃德和桑丘的冒险之中。这似乎让在监狱中的他们找到了真正的自由:这里既不需要责任感,也被社会的负担排除在外;这里的人只能坐着,梦着,幻想着,他可以当一个光荣的骑士,即使他并不是……这两个有着勇气、友谊和心愿的男人,在进行了一场充满着兴奋、刺激和感动的旅程后,最终寻找到了爱与自由,就像我们所有人一样。
演出时间:7月14日至7月16日 19:30
《婚事》
剧目介绍:阿加菲娅在几个男人中摇摆不定,总想找到最完美的人。柯奇卡廖夫为帮助好友波德科列辛,使出好多伎俩,令阿加菲娅最终选择了波德科列辛——这个对现实生活没有信心的人。不出所料,在最后举行婚礼的时刻,波德科列辛从窗户逃走,只留下新娘阿加菲娅和所有宾客……这部颇有特色的戏剧作品,通过一桩婚姻交易,反映了19世纪彼得堡庸俗的社会风习,具有深刻的社会讽刺意义。所有人一样。
演出时间:7月21日至7月23日 19:30
《再见徽因》
剧目介绍:出身名门的林徽因是民国时期的四大美女之一,也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师、诗人和作家。定居北平北总布胡同直到去世前,被爱慕者如众星捧月般包围的是她;穷乡僻壤、荒寺古庙中不顾重病、不惮艰辛与梁思成考察古建筑的也是她;抗战期间繁华落尽、身患肺病困居李庄却坚持与祖国同命运共呼吸的还是她;坚持战时保护北平古老建筑、设计新中国国徽、提出北京城市建筑保护和改造方案的又是她——“林下美人”,风华犹存。
演出时间:7月25日至7月26日 19:30
《独自温暖》
剧目介绍:一位生活在国外的老妇人,心地善良但性格乖戾,生活富足却空虚寂寞,与儿子的关系复杂且微妙,对于儿子的婚姻更是时常冷嘲热讽。原本对儿子聘请的专职司机极不信任的她,逐渐感受到了司机朴实的诚意,她的善良本性和智慧也征服了司机,两人变成交心的朋友的同时,老妇人和儿子关系也得到的缓和。面对司机患病,老妇人和儿子的善举让最后的分别尽管感伤,却更是温暖。
演出时间:7月28日至7月30日 19:30
你的人生中
应该去几趟人艺
文字 | 王润
摄影 | 阎彤
编辑 | 王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