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带你领略不一样的豪门-

  手机看天气(2017.8.11)

  PM2.5监测站点平均指数高淳话:68良

  

  本期导读

  【溧阳市供电公司8月12日停电公告】

  【溧阳一男子群发视频配虚假信息高淳话,结果…】

  【溧阳一汽车窗户被砸一地玻璃碎渣高淳话!】

  【溧阳竹箦一奥迪车下巴磕了...】

  【溧阳已有250起“不礼让斑马线”违法行为面临罚款和记分!】

  【石刻文物新发现:镶嵌在护城河岸上的“石元宝”】

  【社渚镇:1280户虾农有了“特设”保险】

  【希望有关部门予以解决】

  【今日视点】影响溧阳的历史名人 吴颖:奉敕恤刑勤笔耕

  本期内容【8月11日】

  1、溧阳市供电公司8月12日停电公告!

  

  @溧阳供电公司:因线路检修,拟对以下线路进行停电,如有变动应以实际通知日期和时间为准,请用电客户提前做好停电准备。

  2、溧阳一男子群发视频配虚假信息,结果…

  

  来源:常州晚报:近期,一名网民通过微信群,发布武汉一起案件的视频信息,并散布谣言,称该视频内容是发生在常州市龙城高架的一起抢劫案。

  获悉此情况后,溧阳市公安局网安大队高度重视,迅速就相关情况展开核查。经查,发布该信息网民系祖籍福建,现居住于溧阳的陈某。7月28日晚上6点,朋友黄某给陈某发送了一段发生在高架桥下砍人的视频,视频中有多人受伤躺在地上。黄某称是抢劫。

  陈某看到后,观察视频中环境自以为是常州清凉路。“陈某在清凉路附近生活过一段时间,高淳话他就想当然了。”民警说,陈某遂将该段视频发布到其家庭微信群的群公告,并称“龙江高架抢劫”、“常州龙江高架抢劫”。数分钟后,陈某外甥女在群内称,该段视频其实是7月27日发生在武汉的一个案件,并将相关新闻链接发布在群内。

  陈某随即通过电话向外甥女婿求证,得知常州确实并未发生类似抢劫案。陈某立即将其发布在群公告的“龙江高架抢劫”、“常州龙江高架抢劫”两句话删除。

  最后,溧阳网安大队报请法制部门审核,网安部门依法对陈某采取教育训诫处理。

  陈某得知真相,迅速删除假消息,证明他知道自己行为的错误,所以警方对其从轻处理。

高淳话,高淳籍最大的官

  所以,网友发布未经核实的消息或者视频前要慎之又慎,如果误导他人产生不良影响,公安机关会依法处理。

  3、溧阳一汽车窗户被砸一地玻璃碎渣!

  

  

  

  @网友“时光旅行者”:下午走丁园路祥和福邸这边发现自家车后窗玻璃碎了,两边玻璃溅了一地,不知道谁干的,也不知道是砸的还是气枪打的。今天报警了,第一次遇到这种事,不知道怎么处理,保险管不管?

  4、溧阳竹箦一奥迪车下巴磕了...

  

  

  

  @网友“珂欣”:自从竹箦新绿叶超市门口放了一排石凳以后,已有三十几辆汽车在此遭殃,昨天前后两辆奥迪轿车撞同一个石凳上,估计石凳又小又矮,驾驶员看前方有盲区,此处石凳不移走,还会有更多汽车在此难逃一劫。

  5、溧阳已有250起“不礼让斑马线”违法行为面临罚款和记分!

  

  来源:溧阳交警:文明城市需要文明交通,“礼让斑马线”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为提高我市文明交通指数,减少斑马线上机动车与行人交通事故,根据上级公安机关工作部署,自8月1日起,我市对“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交通违法行为全面实施记分。

  8月1日以来,我市电子警察共抓拍“不礼让斑马线”交通违法行为250起。该250起不礼让行为将面临罚款50元记3分的处罚。

  目前我市设有2处不礼让斑马线交通违法抓拍点位:

  1、平陵中路西大街(由东向北)右转弯专用通道斑马线处;

  2、燕山南路燕山公园东大门斑马线处(双向抓拍)。

  下一步,市公安交警部门将根据我市交通管理工作实际针对不礼让斑马线交通违法行为新增电子警察抓拍点位。请广大司机朋友不要心存侥幸!

  6、石刻文物新发现:镶嵌在护城河岸上的“石元宝”

  

  

高淳话,高淳籍最大的官

  

  

  

  

  

  

  7、社渚镇:1280户虾农有了“特设”保险

  

  8、希望有关部门予以解决

  

  

  

  

  @网友“shisuguo”:地址: 溧阳往竹箦后周方向古渎安运路。只要一下雨,(华耀起重机械厂)就直接往大马路上排水,此状况一直存在却无人过问,行人根本无法通行,电瓶车摩托车都勉勉强强可以行驶过去,祸害一方百姓,还请相关部门予以解决。

  今日视点

  影响溧阳的历史名人 吴颖:奉敕恤刑勤笔耕

  溧纵观溧阳古邑,唐宋登科名人极少,直到南宋建炎以后,很多有名望的世族才移居到溧阳。自此以后,溧阳读书仕进的人越来越多,读书仕进的风尚由元代流传到明代,到清代最盛。于是乎,方有了马家的才子、史家的宰相,也有了我们吴家的吴颖吴知府。

  

  吴颖,字见末,顺治九年(1652)进士,潮州知府、中宪大夫(正四品,福建加一级),宅住长塘(明清时在溧阳地名中“塘”与“荡”并用,见县志)之滨的后庄里,现在溧阳已没有“后庄里”这个地名,但据吴颖的朋友、高淳人邢孟贞写的诗《过友人湖荡田舍》、《别桥舟中别友》,可以推测,吴颖的居住地在现今的别桥至马垫北一带。

  颖公父亲吴中信,年少丧父,自幼饱受磨难,历经坎坷,但其性情豪侠,重义气,常常周济他人,解人急难。他砥砺自己的品行,毫不苟且。吴中信的堂弟中懋早年去世,中信公将他的遗孤吴颉象自己的儿子一样抚养成人;他敬养守寡的姐姐三十年如一日;表弟黄某病危之时悄悄拿出自己的金钱托付他收管,他却在表弟未死时,用这笔钱买了一座市房交给他。

  有这样的父亲言传身教,吴颖自幼品学兼优,八岁时就能通晓制义并工诗与古文辞。清顺治九年,吴颖登进士第,升郎中,授刑部主事。吴颖在审阅地方刑事案卷中,目睹地方官员呈报刑事案件有轻案重报和株连过头的弊端存在,出于对国家刑律严肃性的高度负责,他上疏朝廷说:“国家施行刑法治狱,应当是极为慎重的,凡不是触犯刑律正条的,不能苛刻深究,凭自己的想象去牵强附会,凑合法律条文。原始的口供已有了,就不要再株连滋蔓开来,使清白无辜的人受冤枉。”这一谏议很快得到了清世祖的认可和采用。之后一方面是对他敬业、勤政的肯定,另一方面是朝廷对他的重用和信任,朝廷特将他从刑部山西司调派到福建实行恤刑。这里的恤刑,特指减刑。他因奉敕行事,到福建走马上任后,雷厉风行地部署府内各县相关事项,通过查阅案卷,走访民众,调查核实,才五个月,减罪的犯人就有一千多人。他也因恤刑卓有成效受到朝廷褒奖而升任为潮州知府。他在潮州主政期间,各项仁政措施得以落实,促使辖区内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并亲自主持完成了那个时期的《潮州志》的修编。

  

记载吴颖事迹的《潮州府志》

  吴颖在潮州任职期间,因经常随部队到海上巡视公务,突然生了寒疾,他自感身体不适对主政妨碍较大,于是向朝廷呈请告病还乡。回溧阳后,他建造了一座“西畴草堂”,每天在那里吟诗作画、著书立说。

  回乡后的吴颖一头埋进书堆,那个时期溧阳县里的碑文大都出自吴颖之手。知县王锡官曾在吴颖公门上题“濑江文献”四字相赠。吴颖著作颇丰,涉题较广。他著有:《溧阳志》十二卷,《闾史》十二卷,《史轮》十六篇,《金陵往哲录》、《世书》九篇,《溧诗选》八卷,《独园集》诗一卷、文一卷,《茧雪遗稿》一卷、《莼羹堂诗集》二卷,《西畴文集》十五卷。此外,还有美术等方面的专著、字画留存于世。翻阅吴颖的文章,正所谓文如其人,弘扬的皆是正气,鞭挞的则是丑陋。

  

  古时崇尚传家非耕即读,读书和躬耕同样重要。吴颖回乡后亲自耕种,自谋衣食,虽不免青黄不接,年成也常常不好,却也依靠着几亩田地,相继了却了儿女婚姻事。吴颖秉性十分孝顺,年虽七十,仍给继母张氏居丧守孝。到了晚年,还以儿子之名,为当时的教育事业捐出学田四十多亩。其实,孝也好,义也好,都是为人之本,按古人说,孝和义都是君子之风。

  如今先贤吴颖公离开我们已经很遥远了。我们今天重新述说他的事迹,就是要把古人的君子之风发扬光大,传承传统文化之精华。在当今追求中国梦的路上,恪守礼义孝悌才能让我们走得更远。

来源:游子吟溧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