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台湾特色美食小吃,艾薇巴蒂!欢迎来到小米辣的旅行背包世界,这里有最全的旅游资讯以及旅游景点推荐,喜欢就给小米辣“揪”个关注吧,放心不疼!

  明明是名旅游小编,最近小米辣却是硬生生被自己吃货的狂热心理扳成了美食搜罗小队的成员。当然前提还是以旅行中的美食为主啦,旅行过程中,除了看沿途的风景之外,吃吃吃肯定是避免不了的。那么今天,小米辣要带大家去了解的,就是行至台湾你不得不吃的十种美食,打个卡了解一下呗。

  一:大肠包小肠

  推荐指数:★★★☆☆

  推荐品尝点:位于东海大学西门町的官之霖大肠包小肠

  

  

  大肠包小肠是台湾相当普遍的小吃,炭火烧烤的大肠外皮微酥,肉馅米粒饱满,夹上风味绝佳的香肠,铺上酸菜、小黄瓜、姜片与菜脯蛋等小菜,一口咬下肉汁四溢,满嘴的美味。

  二:鼎边锉

台湾特色美食小吃,台湾小吃图片

  推荐指数:★★★☆☆

  推荐品尝点:鼎边锉以邢家

  

  

  许多人到基隆,都想一尝鼎边锉的口味。日本NHK独家专访,特地来基隆摄影专辑其制作过程。鼎边锉是福州小吃,在福州人家里这算是家常小吃。里面有肉羹、虾仁羹、金针、香菇、木耳、鱿鱼、小鱼干、竹笋、高丽菜,内容丰富,是标准的汤好料多。然而这只是配料,主菜是白白嫩嫩的一片称之“鼎边锉”。

  三:棺材板

  推荐指数:★★★☆☆

  

  

  棺材板为赤崁食堂创始人许一六先生所研发改良的美食,赤崁食堂最初以鸡肝和蕃茄酱夹在吐司中,称为鸡肝板。许一六先生在尝过后,将其改良以厚片 吐司炸酥挖空,填入牛奶面糊、鸡肉、马铃薯、青豆仁、虾仁、花枝将挖去的面包皮盖上,棺材板即完成。棺材板类似西餐中的沙拉面包,再加上使用刀叉进食,可知棺材板是由西餐中研发出来的独特小吃,由于食客戏称其形状似棺材,因此老板以此命名为棺材板,颇具有恐怖气息的名字。

  四:彰化肉

  推荐指数:★★★★☆

  

  

  彰化肉圆的主要材料是特选番薯粉(清明节后产制),上等猪肉、香菇、蛋黄、冬虾、竹笋配葱、玉桂香料。吃起来感觉皮脆馅香,味道可口。

  五:姜母鸭

  推荐指数:★★★★☆

  

  

  这是80年代后期在台湾流行起来的进补小食,将台湾特产的红面番鸭煮熟,取鸭肉和老姜(也被称做姜母),搭配上胡麻油、米酒、中药的药材包,混合放在客人面前熬煮,炭火更佳,好似鸭汤火锅一般。

  六:阿宗面线

  推荐指数:★★★★☆

  

  

  这小小的面线有人叫它面线糊,意谓面线如浆糊般黏稠,而且配料和面线都和在同一锅里。面线里加了鲜蚵,叫蚵仔面线台湾特色美食小吃;若以大肠为浇头,则称大肠面线。

  七:牛肉面馆

  推荐指数:★★★★☆

  

  名美食家、旅行家舒国治先生强烈推荐,号称:“纯粹鲜香上,此店全台北称第一”。牛肉汤香醇、鲜腴、净清,不带一丝其他作料味(如豆瓣、花 椒、肉桂、沙茶、番茄、酱油)。有的行家在吃面时欲极尽酣畅淋漓,特嘱牛肉另搁放一盘,只全心大口呼噜吃面,肉仅偶夹一两片,所剩肉片打包带走回家。

  八:生炒花枝

  推荐指数:★★★★☆

  

  

  仅凭“生炒花枝”这个美名,就当先品为快。“花枝”是由主料鱿鱼,配以各类竹笋、胡萝卜熬制而成的。之所以叫“花枝”,是因为鱿鱼上部有十个肉腕,形如花枝,于是形象地取名。一口咬下去,会感觉到鲜美汤汁溢出,而滑韧的花枝口感更是一绝。

  九:甜不辣

台湾特色美食小吃,台湾小吃图片

  推荐指数:★★★★★

  

  

  有50多年历史的赛门甜不辣一直安稳地坐在台湾本地小吃甜不辣的第一位的交椅上,不光是因为它的年头长,更重要的是这种风味独特的小吃充满了变化与想像。全手工制作工艺也是保证口感的重要因素,多少年来不曾改变,一碗甜辣酱混杂的美食就在这里多年如一日地任凭风霜改变。

  十:蚵仔煎

  推荐指数:★★★★★

  

  

  台湾小吃销售排行榜第一名,因偶像剧《转角遇到爱》被两岸粉丝追捧。如今从台湾头走到台湾尾,每到一地都可寻到蚵仔煎的芳影。一颗颗圆润饱满的蚵仔撒在铁板上滋滋作响,浇上稀薄的太白粉浆后,再搭配几片青菜和一个土鸡蛋,最后画龙点睛将酸酸甜甜的特制酱淋在刚离开炉火的蚵仔煎上,扑哧四溢的香气 中,顿时迎来一阵噼噼啪啪的美美响声。

  

  看风景,悟人生,我们一直奉行的是希望各位旅行者在旅途中放慢脚步,不一定把所有的景点都看到,但是希望每次经历一个地方的时候,都用心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