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新农合我国城乡医疗并轨政策正在试点地区内实施,试点地区的农民将抢先一步享受到更优的医疗保障。据了解,待这项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后,所有农民都将享受和城镇居民一样的医疗保障体系,享受同样的报销政策。

  可是,尽管新农合和城镇医保并轨了,但毕竟这项政策才是在试点地区开始实施的第一年,因此,还有需要事项需要试点地区的农民注意,否则,一旦不小心,就很有可能会多缴冤枉钱。

  那么,现如今试点地区的农民在缴纳新农合费用的时候需要注意哪几项呢?一起来看下。

  1、有些药品和器材不在报销范围内

新农合,新农合和医保的区别

  对于可以报销的药品和器材,新农合是有明确的规定的。所以,如果新农合你用了不能参与报销的药品,那费用只能由自己承担,医保是不能进行报销的。不过,在一般情况下,医生都会提前告知哪些药能报销,哪些药不能报销。

新农合,新农合和医保的区别

  因此,在就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先提前询问下,对于那些不能报销的药品,尽量建议医生用可以报销的药品替代,以减少咱农民的医疗开支。

  2、医疗附加费不予报销

  可能很多农民都清楚,一般情况下,如果农民生病住院,房间费是可以报销的。但是,如果农民想要申请特殊医疗服务,那这部分产生的费用则是不能报销的。此外,包房看病产生的费用也是不能报销的。

  3、新农合报销有最低消费限额要求

  据悉,新农合报销有最低消费限额要求的,具体的规定是新农合:乡镇医院报销最低限额为100元,二级甲等医院最低限额为500元,三级甲等医院最低限额为2000元。

  以上这三种情况便是咱农民使用新农合报销医药费时需要注意的几点事项,笔者建议,平时的时候一定要多了解与咱们老百姓相关的医疗政策,以免到看病的时候多花冤枉钱。

  本文系作者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更多三农信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戏说三农。